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1章 会元(1/2)
二月二十五,月中上天,春夜料峭。
离发榜只有两日,沈琼枝在屋内打理着自己的衣裳,秦梨月坐在一旁抚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在雨后露了头,点点银辉给这清冷的夜添了些氤氲。
“姐姐,明日严公子也来了,咱们是在这间酒肆招待公子,还是换家酒楼呢?”
沈琼枝明白秦梨月的意思,现下她俩住的是同乡官僚办的集会所,里面全是以地域关系聚集的举人,若是严安羽来了跟她很是亲密,被其他考生看到难免传些闲话。
“少爷一定安排好了,姑娘们不必担心,在这些事情上公子肯定会顾虑周全的。”
香梅一边给二人沏茶一边说,“况且来之前公子就交代了,说等沈姑娘全部完事后再会面。”
秦梨月想了下,觉得严安羽到了京城,她们也不迎接,于情于理都不合适,最后决定自己去找严安羽。
沈琼枝拍了拍秦梨月的肩头,“她肯定又要说我们见外不拿她当自己人了。”
“说吧,她说了也改变不了我要去见她这件事,姐姐等着参加殿试就行了,我和公子的事你别操心。”
沈琼枝拿着严安羽赠她的绣囊,“若是我留京做官了,咱们就在这边开一家最有南京风味的茶楼吧。”
话音刚落,房里烛火猛地闪烁起来,纱帐被风撩起翻动着,桌上毫无重量的物件全被吹倒,突然天边炸起一声惊雷,屋外瞬间暴雨如注。
香梅和秦梨月的丫鬟紧忙将所有窗子闭严,又将灭了的几根蜡烛重新点燃。
“这京城初春的天怎么如此变幻无常?”秦梨月抱怨着,将放在窗棱下被打湿的手帕拿了进来。
“姑娘,我去关下另一间屋的窗。”秦梨月的丫鬟匆匆去了隔壁,香梅也跟着一起去收拾了。
秦梨月走至沈琼枝身边坐下,两人顺势半躺在卧榻上。
“姐姐怎么不为殿试做做准备?”
“若会试真取了,殿试就不必担忧了,我呀现在只担心当天考试出差错,毕竟以女子的身份来京城参考本就是一件奇事,千万别因为其他事出了风头。”
二月二十八,阳光穿不透乌云,但嘈杂的声音却穿透了整个酒肆。
“沈姑娘!沈姑娘!”
沈琼枝正在屋内洗漱,酒肆的伙计在门外高声喊着沈琼枝。
香梅出了屋子才发现,门口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她大概知道是什么事,心底的兴奋不可言喻。
“是中了吗?”
伙计结结巴巴,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中了!中了!”
沈琼枝在屋内听到外面伙计的话时,浑身止不住地颤抖起来,等香梅进屋,她拿了些碎银,让香梅散给伙计和前来报信的报子。
秦梨月进屋带着一大堆分装包好的礼盒,“姐姐!是时候去外面走走了!”
沈琼子来京这么久,几乎没有出去递交过名帖,其他人就不同了,每日来来往往着走亲访友、递交名帖的举人,他们抱着结识各地名流的念头进京,图的只是个功名。
但既然沈琼枝已经高中,有些关系必须得走走了。
沈琼枝下到会馆一楼,才发现在京城的同乡官僚、缙绅还有大部分举人全都挤满了厅堂。
众人看到沈琼枝,立马向她拜礼。
“沈姑娘。”
说话的是在京开盐庄地张老爷。
“我就知道没看错人!”
沈琼枝还没接话,就见张老爷身后的奴婢抬了两箱东西放在沈琼枝面前。
“一点薄礼,望姑娘收下。”
沈琼枝反应了下,躬身抬手。
“多谢老爷抬爱,但这东西我就不收了,小女仕途之路为民不为己,望老爷理解。”
秦梨月跟着将手中的礼盒递给张老爷的婢子,“一点从家乡带来的特产,望老爷收下。”
张家老爷摸摸胡子,“姑娘果然是成大事的人。”
等沈琼枝与张老爷寒暄完,周遭人纷纷开始热情问候沈琼枝。
沈琼枝足足花了将近半个时辰,才从厅堂内走出,她也终于知道为何这么多缙绅都来拜访她,因为她是‘会元’。
因为会试的录取名额和殿试为等额,所以“贡士”在某种程度上已是进士,所差的也只是“钦赐”而已,况且沈琼枝又拿了第一名。
怪不得之前那些不搭理她的人一夜间换了脸色,现在全像奴隶般巴结着她。
她成了历史上第一位考上‘会元’的女子。
秦梨月搀着沈琼枝走出喧腾的巷子,沈琼枝呆立在原地无法动弹。
秦梨月走至她身前抱住她,“姐姐!姐姐要去见皇上了!”
沈琼枝的眼神终于不再呆滞,“走、走吧,去拜访一下杜先生旧友。”
整整花了三日,沈琼枝才拜访完杜少卿及严安羽之前列好名单上的名士。
傍晚她坐在房中,秦梨月仔细记下这几日的花销,“姐姐,这几日的人情花费都快赶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儒林于她之南京三万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