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军阀第一步(1/3)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暴雨,清晨雨歇,原本还阴沉黑暗的雨云,快速散去,阳光重新铺满大地,一道彩虹从远处的大山脚下升起,加之点缀在荒野中的团团雾气,显得坐落在丘陵之间的李台村,格外漂亮。
从门口望去,远处有一座山峰静静的屹立着,这座山看起来也不算很高,也就三、四百米。
山叫八公寨,四周环山,孤峰峭立如高耸盛开的莲花,山下东西淠河交汇,叠浪蔚为壮观。且地势险要,道路难走,山中有泉水,山顶还有几处平地,是一易守难攻之处。
“端是一个占山为王的好地方。”李开远感叹道。
“堂叔,你说是什么好地方?那里的人总是下山来欺负我们。”
当皮猴子听到李开远说八公寨是好地方的时候,不乐意了,那都是坏人。
“啊?什么情况?你给我说说?”
李开远放下手中漱口的杯子,拉着皮猴子坐在门坎上,详细的问了起来。
“山上有一窝土匪,土匪头子外号叫马大麻子,经常下山抢东西。我们村还好,是个大村,人口多,又是同族,马大麻子也只能用枪威胁我们交些粮食。
附近的其他村子就不好了,他们人少,又不愿意一起打坏人,每次都要被抢走不少东西,有时候还会死人,听说陈家庄的一个婶子就被抢到山上去了。”
“那些土匪人多不多?镇上不管吗?”李远听到有土匪,接着问道。
“有好几十人,他们还有枪,镇上倒是有一个治安队,几十号人,他们不为非作歹就不错了,不可能会为我们去和土匪拼命。何况附近的土匪多了去了,听说鲜花岭那边的大山里,土匪更多。连县里都管不了。”
皮猴子人不大,消息倒挺灵通的。
也是,在这个弹火纷飞,土匪遍地的时代,混乱和贫困才是主流,吃饱都是奢望。灯红酒绿,霓虹闪动的景象,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场景。
也不知道那些吹捧民国的所谓砖家吃什么长大的,更气的是还有不知道是蠢还是坏,跟着砖家抨击现代还不如民国自由的。
离谱的是接着就有一批在屏幕上穿着舞女风、搔首弄姿的人,跟风“创作”,还幻想着回到民国当军阀姨太太,我呸,真当军阀什么破烂都收是吧。
都怪袁老让他们吃的太饱了。(自我掌嘴,语言太激烈的话,审不过,望袁老不要介意。当然,袁老要是能亲自来揍我一顿就更好了。)
在和皮猴子聊天的时候,堂嫂已经用红薯和一些大米做好了稀饭,就着咸菜吃过早饭后,大伯带着李开远就往村里的祠堂走去。
祠堂主体是用木料建造的,夏日清晨的阳光,照射在祠堂的瓦片上,有一种别样的庄重感。
当李开远他们到达祠堂门口时,祠堂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驼背的老人走了出来。
“大伯,叔伯们都已经到了。”驼背老人向李永晋打招呼。
又领着两人进入祠堂,随后关上了大门。
走了几步,进入到祠堂供奉先辈的享房,里面已经有几个老人在等待着了。
“这个后生就是永全家的?”
说话的人是一个约五六十岁的长脸老人,手里杵着一只拐棍。在打量着走进来的李开远。
李永晋回过头,“这是你二叔伯,三叔伯,四叔伯。”
“各位叔伯好。”
“永全在海外怎么样了?你父母他们怎么没有一起回来?”
虽然昨天下午李永晋就把永全的孩子回来了的消息告诉了他们,可老五的消息却没有丁点。
早已打好腹稿的李开远闻言,先是沉默了下,然后说道:“家父早年出国求学,结识了去海外躲避战乱的母亲,之后就有了我。可惜母亲早年因病去世,我也就跟着父亲在各国辗转。
年初父亲得了重病,在去世前,嘱咐我将他葬在母亲身旁后,定要回国,认祖归宗。
在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我也就踏上了归国的道路,到庐西县的时候,我打听到单山镇这边有个李台村,我就知道找到家人了,只是从单山镇到李台村的道路太多,我一时迷了路,还好遇到了大伯。”
我这么说,另一个时空的父母应该不会怪罪吧。
李开远眼圈都红了,有愧疚,也有思念。
听到李开远的父母已经病逝,二叔伯又问道:“你父母葬在了哪国?”
“阿美卡。”
二叔伯几人对视一眼,对上了,永全当年就是去阿美卡求学的。
接着几个叔伯又问了几个问题,李开远一一对答,并无错漏。
看着几个小老头商量着要开族会,把他的名字加进族谱,李开远松了口气,总算混进来了。
转眼几天过去,李开远的名字也成功添进了族谱,当得知李开远还没有国内的身份时,大伯又亲自跑去镇上将李开远的身份问题补全,正式落户李台村。
这天,李开远又在村子里瞎逛了一圈,和村里的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民国,从大军阀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