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2章 流言(1/2)
第152章 流言
袁青泠的父亲袁庄是如今礼部侍郎,也是郑首辅亲自提拔上来的,因此,袁庄对于袁青泠和李长渊的亲事是向来不喜的。
在袁庄看来,袁青泠若是能嫁给三皇子信王李长渤,那才算是金玉良缘。
可惜,袁青泠与李长渊的婚事是元皇后谢清钰定下的,他们袁府不能也不敢提出退婚的事。
可袁庄对李长渊自然是非常不看好的。
天下皆知,元皇后谢清钰是文景帝的最爱,哪怕她去世近十八年,文景帝仍经常用诗词表达对逝妻的爱意与思念。
正因如此,文景帝对于李长渊这个儿子也又爱又恨。
元皇后是因为忧思而亡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十年前的一桩大案。
据闻,当时八岁的七皇子李长渊央求着自己的嫡长兄大皇子李长潮出宫玩耍。
十三岁的大皇子李长潮经不住幼弟的央求,便瞒着文景帝与元皇后出了宫。
可不幸的是,两人在新安街上玩时,人拐子把七皇子李长渊给抱走了。
大皇子李长潮带人去追,可后来七皇子李长渊被找了回来,而大皇子李长潮却是再也没有回来。
此案为大乾朝秘辛,很少有人知道内情。
后来这个案子也不了了之了。
又过了几年,元皇后因为太想念自己最引以为豪的儿子李长潮去逝了,文景帝痛失爱妻,从此沉迷诗词,不理朝政。
也是因此,文景帝对这个长得与逝妻有八分想像的七皇子便有一些复杂的爱恨之情,让他不愿意看到李长渊。
元皇后出自四大家族之一的谢家,七皇子娘死了,爹又不疼,谢家便把另一个女儿谢清宛给送进了宫里,美其名曰照顾七皇子。
可众所周知,文景帝不待见自己这个儿子,一年都不见几面,七皇子李长渊那时便很少见到自己的父亲文景帝,一直是养在荣庆大长公主府上的。
谢家靠着元皇后谢清钰风光一时,又送宛妃入宫希望重获天子重恩,可惜文景帝虽然也很照顾喜欢宛妃,但却只与宛妃论诗写词,宛妃自入宫后就没有生下过一子半女,谢家如今虽然也有子弟在朝为官,可却任的都不是实职。
谢家式微了。
七皇子李长渊本人不受文景帝宠爱,背后也只有一个荣庆大长公主和谢家,如今朝里虽有大臣赞颂李长渊的功绩,可这些功绩又有何用?
如今文景帝不理朝政,国事几乎都抓在以郑冲郑首辅为首的郑党一派手中,而郑首辅自来都是站在三皇子李长渤身后的。
如此,袁庄自己也就算半个三皇子的人。
可他女儿又和李长渊定了婚约,这不是让他左右为难吗?
半年前,李长渊上书文景帝想要退婚,那时袁家可是没说什么的,这没说什么不代表他们不愿意退婚,恰恰是袁府默认了退婚这件事。
可文景帝却脸色铁青的拒绝了这个要求,还把袁庄叫进宫里狠狠骂了一顿。
文景帝性子是比较温和的,从来不会轻易在大臣面前发火,想到那日文景帝的怒火,袁庄仍旧有些后怕。
袁庄挥退了下人,看着地上久跪不起的袁青泠道:“宝瑜公主如何会做这些事?”
袁青泠低垂着头,轻声哭诉道:“父亲您也知道,宝瑜她向来主意大,那日宝瑜听说了七殿下和那庐州姑娘的事儿,她就生气得很。她说,她说她替我不值,要为我报仇。我当时也只想着,宝瑜大概会捉弄捉弄那姑娘,可没想到她竟然做出了刺杀这样的事”
袁庄大力拍了桌案,怒道:“糊涂!糊涂!为父只道你是个懂事知礼有分寸的,如今为了七皇子竟做出这样荒唐的事!”
“父亲,此事真当与我无关,我从小紧遵父亲教诲,哪敢做这等杀人犯法之事,父亲,您也知道宝瑜的性子向来是有些偏执的。”
袁庄在书房里来回走着,良久后道:“青泠,父亲向来知道你乖顺知礼,心里也都有成算,你听父亲一言,七皇子绝非伱的良配,如今宝瑜公主做了这事,七皇子必定是要怨上我们袁府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就推了这婚事。”
袁青泠伏在地上,坚定地道:“我听父亲的。”
袁庄低头看袁青泠,见袁青泠的脸上有委屈有伤心,但也有顺从与妥协,袁庄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这事为父会替你处理妥当,你就别管了。”
袁青泠垂眸道:“女儿听父亲的。”
袁青泠走出袁庄的书房,面上仍是一派温和纯善,只有那一双洁白柔嫩的手死死绞着手中的帕子,她的丫鬟碧儿知道,她家姑娘此时内心怕是波涛澎湃的。
“姑娘,老爷他怎么说?”碧儿忍了一路的话,直到袁青泠回到自己的住处,碧儿才开口问道。
袁青泠向来相信碧儿,几乎什么事都不瞒她,她想了想道:“父亲要为我与七殿下退婚。”
“什么?退婚!姑娘,那可如何是好?您一直盼望着嫁给七殿下,如今就因宝瑜公主的任性妄为,就要把自己的婚事搭进去吗?姑娘,您不再想想办法吗?”碧儿急得一口气说得停不下来。
袁青泠笑着道:“你放心,这婚事退不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报!娘娘在种田路上福星高照》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