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6章 智慧(1/2)
第156章 智慧
木棉离家不过半月,但心中是很想念也很担心顾月娘他们的。
好在二实告诉她如今庐州还不太平,大家在山寨里虽然遭遇过几次流民的攻击,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比较安稳的。
“不过,蔡书敏大人回到镇上去了。”二实道,“听他的意思,如今庐州需要有人站出来。”
木棉点了点头:“蔡大人乃是朝廷任命的县官,又有报国之心,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从这天起,二实和四华轮流护卫木棉,倒是没再出什么乱子。
只是没过几日,坊间突然就传出了木棉被刺杀一案的新进展。
据信王李长渤的调查,这桩案子的主使竟是七皇子李长渊自己。
一时间,百姓沸腾了。
大街小巷都在言论这件事情。
木棉自然也知道了这件事,她一双秀眉微微蹙着久久不能抚平,良久,她问四华:“信王拿出了证据来污蔑李长渊?”
四华懒懒地坐在那儿,道:“你不是早料到信王他们会这么做吗?何必这么苦大愁深?”
木棉笑了笑道:“料到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就是另一回事。”
四华挑眉道:“信王说在悬崖底下的飞镖上找到了一个印记,据说这个印记是咱们宁王府独有的标记。而据信王调查所得,那些杀手已经被捕,杀手供述,他们是宁王派来来做样子的。”
木棉气笑了,这信王也太无赖了吧,居然找来这么些所谓的证据来陷害李长渊。不过木棉也知道,确实只要有这些佐证,哪怕有一部分人不相信,但还是能让大多数的人对李长渊产生怀疑的。
有时候并不需要多少高明的手段,只要有那能让人动摇的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木棉对这件事虽然很反感,但还是乐见这件事这样发展下去。
果然,听到这个结果,文景帝雷霆大怒,可李长渊远在幽州,他一时还真召不回来李长渊。
文景帝怒在心中,这时,袁庄又来了福延宫哭诉。
“皇上,七殿下这般不想结亲,若是我们袁府强留着这门婚事不肯松口,那我袁府以后怎么面对天下文人学子啊。还请陛下三思,若是七殿下当真要退婚事,大可以上门相商,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的。”
文景帝心里恼怒李长渊,可也同时不喜起袁庄来。
什么时候轮到袁庄来嫌弃他的儿子了。
文景帝正要把袁庄打发出去,这时,李亦福进来禀报:“陛下,郑首辅来了。”
文景帝头疼,郑首辅这时候来见他,想想也知道没有好事。
果然,郑首辅进殿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弹劾李长渊的:“陛下,七殿下如此作为,实在有违皇家颜面。还请陛下严惩七殿下以示效尤。”
文景帝被逼得无法,抚着额头挥手道:“你们下去吧,容朕想想。”
袁庄和郑首辅都是为的这件事而来,见文景帝心里产生了动摇的想法,便也不多说直接走了。
文景帝见人走了,起身来到书架前,他熟练地从书架第三层的暗格里拿出了一卷画轴。
画卷被展开,只见画卷上头画着一个丰姿丽韵的美人儿,那美人笑容明媚,眼神灵动,仿佛在看着文景帝。
文景帝喃喃道:“钰儿,我对不起你.”
李亦福送走郑首辅又进来,看见文景帝又如很多时候一样对着元皇后的画像发呆,他叹息一声又默默退出了殿外,耳边还听到文景帝的叹息。
“钰儿,要是伱现在还在就好了。”
之后几日,百姓的热议,朝臣的指责,都让文景帝生出了废除李长渊与袁青泠婚事的想法,可一来这些证据实在不够确凿,二来,李长渊不在京城,文景帝可不是昏君。
可就在文景帝有些犹豫不决的时候,袁青泠却敲响了登闻鼓。
登闻鼓可是有好多年没有响起过了,鼓前杂草都有三尺高了。
这鼓声可谓是石破天惊。
袁青泠被打了五十大板,硬生生挺到御前才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袁青泠跪在文景帝面前连磕三个响头:“陛下,臣女恳请陛下严查七殿下之案,首先,七殿下如果真的要做出陷害别人的模样,那他又怎么会把写有自己府上标记的飞镖用于刺杀之用。二则杀手可以伪造,可以威逼利诱,他们的证词并不可信。皇上,臣女与七殿下一起长大,臣女信得过七殿下,七殿下绝不是那种为了一已私利而做出这样事情的人。还请陛下三思!臣女心慕七殿下,不愿意因为别人的陷害而失去与七殿下的婚约。”
袁青泠长长一段话说来,倒真是情真意切,言之有理。
文景帝本就是感情丰沛之人,对于袁青泠这样为未婚夫申冤的行为十分感动,他扶起袁青泠道:“青泠啊,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不愧朕这几年这样喜欢你。你放心,既然你觉得这事有蹊跷,那咱们就继续查,查他个水落石出。”
袁青泠笑道:“陛下,此事如今闹得百姓皆知,已经很是不妥了。臣女请求陛下,此事就当成家事来查吧。这样一来,不管是哪里出了纰漏,也不至于让天下取笑。”
文景帝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听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报!娘娘在种田路上福星高照》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