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0章 谈话(2/2)
嗤一声,抬手掩着嘴笑道,“你抢我台词。”
“该抢!”
女孩子总爱作妖的,好雨也不例外,她又阴阳怪气揶揄着说,“是,亲人。本来是天上两片雪花,落到地上,结成冰,化成水,就再也分不开了。”
“嗳,你抬头。”
好雨听话地抬起头来,无限深情的眼神看着他同样无限深情的眼神,对视了片刻,他说,“化了。”
“好啊,化成水了。”她只是淡然微笑,然后又埋头换了件衣服搓,“都是亲人了,说到了就够啦。”
“好了,”晓葵把裙子漂干净,手里换成了她的白衬衣,然后摊牌道,“我托邱桐帮我打听了。”
“选调生的事情是吧?”她很直白地说,“上午我还说对你又爱又恨呢,芮芮,我真的希望你能把我留下。”
“为什么忽然不去省投了?因为选调生的事?”
好雨轻描淡写地回答,“不是,省投有令人讨厌的人,就那个陈齐。”
她停了一下又说,“其实当时觉得我们都回去会是一个比较安稳的选择,当时我觉得对你来说这一点牺牲无关紧要的,所以才会跟你说不能陪你一起呆在瑞澜。现在不一样了,否了回去这个方案,我跑更大的城市去干什么呢?人生又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瑞澜不过是工资低一点,没有大出版社,可是有你啊。”
晓葵听她说完,却说,“婚姻和理想之间总是会有矛盾。”
她咬着唇问,“你干嘛说这个?”
晓葵戳她心思,“我觉得你没有想清楚。”
心事被他说中,她的心里当然是许多的窃喜,但却口是心非地说,“衣服漂好了,你拧干,拿回房间去晾。”
“然后呢?”
“然后出去吃饭。”
她确实没有想清楚这件事情。
支部找她谈话那天,省组部那位副处长显然是有备而来,开场没几句就跟她聊起文学史,很快聊到苏轼。
“……小舒,乌台诗案是哪一年?”
“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
“《夜饮东坡醒复醉》创作于哪一年?”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
“《赤壁赋》呢?”
“也是这一年。”
“那你觉得他真的超然物外了吗?”
当时她并没有想多久,很快摇了摇头,“我觉得没有,因为1083年他在黄州定慧院又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处长点点头说,“他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豪,他的心里始终对王安石变法颇有微词,他始终怀揣着天下的苍生,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这是他的痛苦……”
“是,很多时候看似超脱的句子,我看着都像是一种对自己的劝慰。”
后来那位处长跟她聊了很多,也聊到了李清照的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最后却又问她,“你对横渠四句怎么看?”
她喃喃自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随后又轻轻摇了摇头说,“不喜欢。”
“为什么?”
“不如‘为人民服务’五个字。”
处长又问她,“我知道你是被你的林师姐动员入党的,是吧?”
“是的。”
“定向选调这个事情,唯有一路向前,组织上觉得你有这个心,但也不是强制性的,时间还很宽裕,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960万平方公里广阔天地,你也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你在团委工作的成绩大家看得见,本科成绩不错,硕士阶段更可以说优秀。哦,对了,你毕业论文我看了,结合了整个中国文学史,把柳青先生论述了一番,旁征博引,观点犀利,在硕士论文里我看也可以算得上是呕心沥血。你还记得你所引述的柳青先生暮年时说的那句话吗?”
1953年的春天,时年37岁的柳青主动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一职,定居黄埔村,从此扎根农村,亲自参加劳动,和农民们在一起,一直战斗到了1978年病逝……
她回答的时候并不很自信,眼神闪烁,声音也有一些低,她说,“那句话是这样说的——人这一生,如果不经过千锤百炼,那就是一块破铜烂铁。”
她一直觉得自己心里的杂念太多了。
“你家里这么好的条件,我想你这样努力读书,肯定也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的,对吧?”
这个问题他没有让好雨回答,又说,“我想你自己会想出答案来。留个白吧,我们不细谈了,再见。”
“再见。”
不想错过《我的25岁邻居女歌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