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 :爹爹(1/2)
沈氏看着女儿脖子上多出来的玉佩,玉佩并不是很大,有差不多两个大拇指大小,上面雕刻的是一对锦鲤。
沈氏帮她把玉佩塞进衣服里,说道:“小哥哥已经走了,他肯定是有急事,你看他给你留了一个玉佩,这个玉佩你可要好好的保管好,等以后再见到他的时候,你再还给他。”
小怀曦看着娘亲的动作,也看到了那枚玉佩,点点头:“好的,娘,我一定好好的保管,不让任何人看到。”
沈氏虽然是个农村人,可是也跟着自己的父亲读过一点书,不然,也不会嫁给小怀曦的爹了。
小怀曦的爹叫谢秉良。
谢秉良是家里的独子,父母虽是庄户,却对他寄予厚望,两老辛苦劳作,竭力培养他成为一个读书人。
好在谢秉良天性聪敏,读书一事,于他而言,就如同吃饭一样的简单。
十六岁中了秀才,同年,娶了先生的女儿沈氏为妻。
因为想继续科考,婚后几年没有要孩子,直到谢秉良中举后,家中钱财稍有富裕,夫妻二人才计划要孩子。
谢秉良多半的时间都在府学,夫妻二人聚少离多。
一直到要进京赶考前一个月,谢秉良才回家住了一段时间。
小怀曦就是那时候怀上的。
这一年,沈氏十八岁,谢秉良十九岁。
谢秉良离家的时候小怀曦在沈氏的肚子里还不到一个月。
如今,近七年过去了,小怀曦都已经六岁了,谢秉良自从离家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沈氏在家侍奉公婆终老,抚育小怀曦长大,从无怨言。
她与谢秉良从小就相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对谢秉良的为人从无猜忌。
故而,无论村里人怎么议论挑拨,她都不予理会。
她的夫君一定是有什么事情绊住了脚步,所以才一直没有回去看他们。
沈氏双眼充满希冀的看着城门上的京城两个大字。
真好啊,就要见到她的夫君了,女儿马上就能见到她的爹爹了。
她指着城门上的字对小怀曦说道:“曦儿,那两个字就是京城,京——城,记住了吗?”
小怀曦认真看着那两个大大的字,跟着娘亲说道:“京——城——”
沈氏从小怀曦三岁就开始教她读书认字,因为自己的夫君是读书人,自己的女儿怎么能不认字呢?
母女两个跟着进城的人一起排队往城门走。
因为人多,沈氏怕女儿被挤到,便将她抱起来。
小怀曦心疼娘亲:“娘,你累不累?曦儿可以自己走。”
听着女儿可心的话语,沈氏再多的疲累也被冲淡了,她摸着女儿的脸:“娘不累,这里人多,娘可要好好抱着娘的曦儿。”
小怀曦抱着娘亲的脖子,在娘亲脸上亲了亲。
排了一个时辰的队,沈氏抱着女儿背着行囊,终于顺利的进了城门内。
找了一间客栈安置下来。
沈氏找小二要了水,给女儿和自己洗漱一番,换上干净的衣物,叫了饭菜和女儿吃了一顿饱饭。
许久没有睡床了,小怀曦吃饱喝足了就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沈氏看着女儿的睡颜,亲了亲女儿的小脸蛋,自己的女儿怎么看都看不够。
她撕开自己里衣的内层,从里面拿出一个油纸袋,袋子里装着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的是六年前谢秉良在京城的地址。
时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不知道他是否还住在那个地方,沈氏决定今日先休息,明天再去打探一番。
谢秉良下朝回家,管家迎过来说府里来客人了,是夫人娘家那边的。
谢秉良换了一身常服,来到了前厅。
谢秉良今年二十六岁了。
六年前考中进士,靠着岳父在京城的关系,在京城做了一个小京官。
六年过去,如今已经是正五品的光禄寺少卿了。
这里说的岳父,当然不是沈氏的父亲。
是谢秉良又娶的妻子杨氏的父亲。
杨氏的父亲是和州府的知府,当年谢秉良就是在和州府的府学读书。
样貌周正,才华出众,知府自然就生了招为东床快婿的心思。
谢秉良模样好,学问好,什么都好,就是已经娶妻这一点不好。
知府小姐杨氏不信自己比不过一个乡村穷秀才的女儿,于是大胆表白谢秉良。
知府大人的循循善诱,知府小姐的大胆追求,谢秉良就慢慢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进京前的半年,就与知府小姐杨氏在和州府成了亲。
这一切,沈氏与谢家双亲,无人知晓。
谢秉良只叮嘱沈氏在家替他好好奉养双亲,进京赶考时却带着已经怀孕五个月的杨氏。
沈氏记着谢秉良的话且做到了。
如今还带着孩子来找谢秉良了。
回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试问闲愁都几许?些许,些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