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倭患(4/6)
张宇然如飞而去。俞重山大步来到中军帐,大马金刀地往案后一坐,就听门外步履声响,一个青衫如柳的书生被张宇然领了进来。只见他无视大帐两旁虎视眈眈的狼兵虎卫,对俞重山坦然一礼:“小生云襄,见过总兵大人!”
俞重山满面不屑地上下打量他片刻,冷笑道:“你就是那个什么千门公子襄?听说你在江湖上搞出不少事,骗过不少人,竟然还敢来见本官。不怕本官将你绑了送知府衙门问罪?”
云襄哈哈笑道:“江湖宵小,自有捕快缉拿,将军若以虎威捕鼠,只怕会被天下人耻笑为:拒狼无能,捕鼠有功。”
俞重山嘿嘿冷笑道:“如此说来,你自认是江湖宵小了?既然如此,本官也不管你在江湖上做下的那些鸡鸣狗盗的勾当,只想问你,本官何罪之有?你要说不出个一二三,本官帐下的军棍,恐怕也不比知府衙门的板子轻松。”
云襄迎着俞重山虎视眈眈的眼眸,坦然道:“将军抗倭不力,是罪一!”
“放屁!”俞重山勃然大怒,愤然拍案,“本官自任江浙总兵以来,多次击溃倭寇侵袭,毙敌数万,使倭寇不敢在我疆域骚扰,我俞家军更被百姓誉为虎军!你竟敢说我抗倭不力?”
云襄目光如电,与俞重山针锋相对:“请问将军,倭寇最大一支东乡部,人数过万,在海上啸聚来去数载,屡屡骚扰我沿海城镇,将军可有歼敌之策?”
俞重山一窒,立刻道:“只要东乡平野郎敢骚扰我江浙疆域,本官定毙之!”
云襄哈哈一笑:“倭寇不除,骚扰不止,此理人人皆知。将军上任数载,仅守住治下疆域,也敢说抗倭有功?”说着他抬手往虚空一挥,似将数千里海防尽收袖中,“江浙两省富足天下,将军兵精粮足,据此优势却不思进取,一味驱狼伤邻,使倭寇数度深入闽、粤诸省腹地,此其罪二!”
俞重山急道:“各地驻军,皆各有司职,别人守不住疆域,与我何干?”
“请问将军,闽、粤诸省百姓,是不是我大明子民?你身为守边将领,对他们的安危有没有责任?”见俞重山一时语塞,云襄喟然叹道,“你作为江浙两省总兵,能保一方百姓平安,有功;你作为与倭寇作战多年的资深将领,只管自己门前无雪,不管邻里安危,有罪!”
俞重山瞪着书生默然良久,最后颓然叹道:“倭寇扰边,本官忧心如焚,但职责所在,有些事我即使想管,也无能为力。邻省有难还可出兵救援,路途太远也就鞭长莫及。不是本官心胸狭隘只看到江浙两省,实在是力有不逮。”
云襄叹道:“大明数千里海防线,即便再多几支俞家军这样的虎军,也守不住这万里海域。若都像将军这样固守一隅,倭患永难消除。”
俞重山微微颔首:“主动出击,以攻代守,固然是兵法要诀。然我水军方动,倭寇已远逃千里,窜入邻省疆域,本官空有虎狼之师,也有劲无处使啊!”
云襄点头道:“抵抗倭寇,不能各省分治,应该组成一支机动的铁军,作为主动出击的利剑。一旦发现倭寇踪迹,不拘地域统属,千里奔驰,一击必杀,甚至挥师直指倭寇巢穴,擒敌擒王。以将军抗倭的职责,应该立刻上书朝廷,请旨组成这样一支专司剿倭的精锐机动部队,是为剿倭营。”
“剿倭营?”俞重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公子所言甚是,不过即便有了剿倭营,要想预见倭寇侵袭的地点,予以迎头痛击,也是难如登天。”
云襄淡淡笑道:“将军只需训练精锐,上书朝廷请旨组建剿倭营。至于如何聚歼倭寇,本公子自有妙计。”
俞重山打量着云襄,将信将疑地问道:“公子不过是一个江湖老千,何以知兵?”
云襄笑道:“兵者,诡道也,与千道不无共通。在我眼里,倭寇就如押宝的庄家,他将宝押在我大明数千里海防线,由咱们来猜。猜中了留下他们的人头,猜不中可就苦了百姓。如果老老实实地猜,猜中的可能实在微乎其微,不过如果出千,猜中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有理有理!”俞重山连连点头,望向云襄的目光已与先前完全不同,“若朝廷同意组建剿倭营,我定举荐公子做个参军。”
俞重山本以为云襄定会感恩戴德,毕竟有才华的人,都渴望一个展示的舞台。谁知他却微微摇头道:“我从不借他人之手来赌博,我要么不赌,要赌就要亲自上阵。”
“公子的意思是……”
“朝廷若答应组建剿倭营,俞将军是不二人选。我可以在将军帐前挂个参军的虚衔,不过将军若要用我,就要让我指挥全军。”
俞重山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见云襄一脸正经,显然不是在开玩笑,他不禁仰天大笑:“书生论战,不过纸上谈兵。你既无带兵经验,又无半点军功,甚至连战场都未上过吧?竟然要我将数千将士性命,数十万百姓的安危交到你手中?荒谬,真是荒谬!公子襄,你实在太狂妄了!”
面对嘲笑云襄面不改色,待俞重山渐渐止住了笑声,他才坦然道:“诸葛孔明也是一介书生,也无带兵打仗经验,却能一战成名,辅佐刘备三分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千门·云襄传(全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