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东晋灭亡——南朝开启(1/6)
本节概述:东晋北伐后秦,后秦内部爆发内讧,内讧结束后,后秦无力抵抗,北魏在黄河北岸频繁骚扰刘裕,刘裕使出新月阵大胜北魏,王镇恶等先锋部队杀入长安,收降后秦。刘穆之突然离世,刘裕惶恐,遂即选择回到南方,留守长安的晋军将领沈田子杀死王镇恶,王修杀死沈田子,刘义真听信谗言杀死王修。赫连勃勃趁机南下,攻入长安。刘裕回到建康后篡位,东晋灭亡,南朝开启。
场景:秘书监徐广,痛哭流涕。随后,刘裕在南郊设坛即位。典礼结束后,刘裕乘坐皇帝的车驾从石头城进入建康宫,徐广再次悲痛不已。然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侍中谢晦对他说:“徐公如此未免有点过分了吧!”徐广说:“您是宋朝佐命大臣,我是晋室遗老,悲欢自然不同。”
晋朝终于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刘宋,一个崭新的时期来临了。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东晋朝廷加授太尉刘裕为中外大都督。刘裕动员军队,准备讨伐后秦。刘裕任命刘穆之为左仆射,兼任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并让他进住东府,总管朝廷内外一切事务。
刘穆之对内总管朝廷政务,对外供应北伐军队的粮饷、辎重,他遇事果断,事无延迟。四方宾客提出各种诉求,内内外外,各种文件,堆满台阶屋子。刘穆之能够一边看着文件,一边手写批复信件,耳朵听着下属的汇报,嘴里回答其他人的问题,同时进行几种工作,也不混淆,全都完美应对。他从早到晚与宾客谈天说地,毫无倦意。偶尔闲暇之时,他便亲自抄书,参阅古籍,校订错误。
中军谘议参军张邵曾问刘裕,说:“人生难料,您一旦发生不幸,该如何处理后事?”刘裕说:“这自然要交给刘穆之和你了。”
有刘穆之在,刘裕可以踏实的出征了。八月,刘裕带军从建康出发,派王镇恶、檀道济,带领步兵从淮河、淝水进攻许昌、洛阳;派朱超石、胡藩,进攻阳城(河南省登封市);派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进攻武关(陕西省商洛市);派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带领水师从石门出发,自汴水进入黄河;派冀州刺史王仲德,督领前锋部队,开通钜野的旧河道,进入黄河。刘穆之对王镇恶说:“刘公把讨伐秦国的重任交给你,你可要努力呀!”王镇恶说:“我如果不能收复关中,发誓不再过长江!”
王镇恶是前秦王猛的孙子,前秦大乱时投奔到东晋,王镇恶骑马射箭都不精通,但是他深谋远略,遇事果断,喜欢谈论国家大事。有人把王镇恶推荐给刘裕,刘裕和他交谈后非常喜欢,甚至留他在家里过夜。第二天早晨,刘裕对参军们说:“我听说名将之门出大将,王镇恶的确是这样。”
王镇恶、檀道济的大军进入了后秦国境后,大军所过之处全部告捷。后秦将领王苟生,献出漆丘(河南省商丘市)投降;后秦徐州刺史姚掌,献出项城投降。后秦其他的地方的守军,纷纷归降,只有新蔡(河南省新蔡县)太守董遵,不肯屈服。檀道济攻克城池,杀了董遵。他们继续进军收复了许昌(河南省许昌市),抓获了后秦颖川太守姚垣,以及大将军杨业。
沈林子从汴水进入黄河,攻破仓垣(河南省开封市),后秦兖州刺史韦华投降。王仲德率领的水军进入黄河,迫近当时属于北魏的滑台(河南省滑县)。北魏兖州刺史尉建,仓皇逃走。王仲德进入了滑台(河南省滑县),他宣称只是借道滑台,没料到魏军逃走。
北魏国主拓跋嗣听说后,派叔孙建、公孙表带兵渡过黄河,处死尉建,把他的尸体投入黄河,并质问王仲德。王仲德回复说:晋军攻击洛阳,并不是与北魏为敌,魏国守将放弃滑台(河南省滑县)逃走,所以晋军借助空城休息兵马,并且立刻西行。拓跋嗣又派叔孙建质问刘裕,刘裕谦逊地回复:晋朝准备讨伐后秦,只是借道北魏。
十月,后秦阳城(河南省登封市)、荥阳(河南省荥阳市)两城投降,东晋部队进发到成皋(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后秦征南将军陈留公姚洸,镇守在洛阳,派信使向长安求救。姚泓派越骑校尉阎生,率领三千骑兵赶来支援,派武卫将军姚益男,带领一万步兵去协助镇守洛阳,又派并州牧姚懿,向南驻扎在陕津(河南省三门峡市)声援。
宁朔将军赵玄建议姚洸,集中兵力坚守金墉,等待援军。姚禹被东晋收买,暗地里与檀道济勾结,主簿阎恢、杨虔都是姚禹的党羽,他们对赵玄十分厌恶,对姚洸进言道:“殿下英明勇武,现在只是环城坚守,向敌人示弱,会受到朝廷责备的!”姚洸也认为,于是派赵玄带领一千多人驻守柏谷坞(河南省偃师市东南),派广武将军石无讳驻守在巩城(河南省巩义市)。赵玄流着泪对姚洸说:“我赵玄受三代皇恩,对后秦以死相报,但是您不听良言,被奸臣误导,日后一定后悔。”
不久,成皋、虎牢都投降东晋,檀道济等人长驱直入。石无讳抵达石关,逃了回来。东晋龙骧司马毛德祖,在柏谷与赵玄展开战斗,赵玄战死,姚禹跳出洛阳投奔檀道济。檀道济进军洛阳,姚洸出城投降。后秦援军阎生、姚益男,还没有抵达洛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北西东【两晋南北朝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