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女子当家——人生如花瓣(2/7)
不难得知,二人也是存在政治威胁而被杀。拓跋仁曾随拓跋焘参与了元嘉之战,他坐拥重兵驻守长安,存在隐患。当然,两人被杀的原因可能又是有名无实。
就在这次政治清理中,一位女子的人生再次被改变。
拓跋仁在元嘉之战中进攻寿阳(安徽省寿县)时得了一名南方女子,她就是刘宋济阴太守李方叔的女儿,魏军撤退后,李女跟随拓拔仁来到了长安。然而在这次政治事件中,拓跋仁一家男子被杀,女子没入宫中为奴,李女也随着浩浩荡荡的押解大队前往平城。囚犯们在路上自然十分辛苦,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面对士兵们的蹂躏,好不容易到了平城已经是九月了。
李女一行人被押解到平城城下,恰在此时,拓跋濬在平城的白楼上观景,他见到貌美的李女,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妇人美吗?”身边的人都说:“美。”于是就下楼,在旁室宠幸了李女,李女因此怀孕。在被押解中依然能够貌美突出,可见李女的颜值极高。
不过,李女的怀孕引来了常太后的怀疑,常太后询问李女,并且去查问当时的状况。幸亏当时守卫库房的人私下在墙壁上记下了这件事情,各种情况也符合描述,李女得以在宫中养胎。
兴安三年(公元454年)七月,怀胎十月的李女产下了皇子拓跋弘,拓跋濬为此改年号为兴光。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当年六月拓跋濬带着已经怀孕九个月的李女前往了阴山。李女没有在相对来说环境条件更好的平城后宫产子,却在遥远的阴山生产,这不禁让人产生了怀疑,是否当时后宫中情形复杂,拓跋濬担心母子被害,所以才去带着李女离开平城。
太安二年(公元456年),正月,北魏立贵人冯氏为皇后。二月,立拓跋弘为太子。依照北魏子贵母死的规定,常太后下令赐死李女。李女留下在南朝几个兄弟的名字,并叫来她的结拜兄弟李洪之。临死前,李女每叫一声兄弟,就会拍胸悲痛地哭泣,直到死去。
李女在家乡被魏军俘虏,本就背井离乡,又因为政治事件而成为囚犯,可谓不幸;在机缘巧合下被皇帝宠幸,并且怀孕,实属幸运;她生下皇子,并立为太子,如果放到其他任何一个朝代,可谓大幸。然而偏偏在北魏这个朝廷里,太子的生母是要被处死的。拓跋珪担心皇帝生母的外戚集团干政,所以制定了此政策,可是后来的保母被封为太后,依旧干涉了朝政。这一规则,不仅没有制约外戚势力,反而增加了人间悲剧。
李女恰是这一悲剧的受害人之一,李女作为南朝人士,漂泊到北方,她在宫中的两年多时间里,能会得到拓跋濬的宠爱,也会受到常太后的威逼,毕竟李女与常太后扶持的冯后是有利益冲突的。如果北魏没有子贵母死这一政策,那么她一定会受到常太后刁难,宫廷剧般的场景会在北魏后宫中上演... ...
李女的一生就像是被风吹落的花瓣,自从家门被魏军撞开的那天起,她就没有一次机会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时喜时悲,被沦为棋子一样任人摆弄。有太多的人像李女一样,也像花瓣一样,随风而起,随风而落,这则人生的规律被三十年后南齐一位叫范缜的名仕不经意间说了出来。
金陵城里一座王府中,范缜对着南齐的王爷萧子良说:“人生在世,就像树上的花瓣一样,一同生长又一同随风飘散,有的掠过竹帘帷幕,落到了床褥上,有的越过篱笆围墙,落在了粪坑里。落到床褥之上的好比是殿下您,落到粪坑里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对于落到“粪坑”里的人来说,一阵风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可是依然要选择努力逆风而行,这才是为人的意义。
除了铲除异己,拓跋濬还进行了多项改革。
拓跋焘晚年,对佛教的禁令稍稍放松了些,民间往往有人私下偷偷信奉佛教。拓跋濬即位后,很多大臣都请求恢复佛教。于是,拓跋浚诏令各州郡县,允许建立寺庙。老百姓有打算当和尚、做尼姑的,允许自由出家,大州郡可五十人,小州可四十人。各地过去被摧毁的寺庙佛像被修复,拓跋濬还亲自给和尚师贤等五人剃发。
当时,北魏刑法非常严酷,源贺就奏请说:“造反叛乱者的家属,男子在十三岁以下没有参加谋反的,应该免除死刑当奴隶。”拓跋浚批准了他的建议。
后来,源贺又上疏说:“如今,北方蛮虏不断进攻、骚扰,南方贼寇也时时对我们产生威胁,因此,我们的边疆一带,还必须要增加兵力,严加防守。我个人认为:除了大逆不道图谋造反的与杀人犯外,其余凡是因贪赃、偷盗以及犯有罪过应该被判死刑的,都可以得到宽恕,将他们发配到边境上戍守。这样做,等于使他们的已死之身得到了再生,也可以减少边疆人家的徭役。”拓跋濬联想到当年李贵人就是这样被发配到平城的,这条建议勾起了他的一段回忆,于是表示同意。
很久以后,拓跋濬对众大臣说:“我采纳源贺的建议,一年之内,救活了不少人,边防的守卫兵力也增强了。你们这些人如果也像源贺这样,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偏巧,此时正赶上武邑人石华,控告源贺要阴谋反叛,有关部门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北西东【两晋南北朝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