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完)SCP-CN-(1/3)
研究报告:SCP-CN-?
版本03, TIMESTAMP MISSING
项目编号:SCP-CN-?
项目等级:待分级
特殊收容措施:暂无。
SCP-CN-?
描述:SCP-CN-?是位于多元宇宙域中位于坐标(331,72,95,400)的一处前地外类人类文明栖息地,地形主要为冰原,存在磁场,由于异常内部金属元素过高的情况,磁极略微紊乱。SCP-CN-?内部的自然光源主要是极光,冰雪散发出的光可忽略不见。地表坚硬,如果不使用专门的钻探设备则无法凿开冰面。SCP-CN-?的温度长期保持在-30℃以下,越是靠近SCP-CN-?-1,则温度越低。
在SCP-CN-?内部或许曾经存在降雪,但是目前来看这类气象都已经彻底消失了,因此SCP-CN-?将恒定保持晴朗的天气。项目的重力加速度常数与地球相当接近,经测量这一数值的具体大小略大于9.7;此外,项目还保持着稳定的昼夜交替,一次交替的周期约为18小时,其中白昼与黑夜各自占据一半的时间。项目的大气成分与地球同样类似,主要由氮,氧,二氧化碳和少量稀有气体组成,但相比起地球而言,这里的大气显然要稀薄不少;因此对于误入此处的人类探险者而言,脱去恒温服会很快导致使用者死于失温。
构成SCP-CN-?内冰与雪的主要元素是汞,还掺杂有少量的硫、铬、磷以及一些难以归属的未知物质。根据测量结果得,这些未知物质具有轻微放射性,约为3.5uSv/h。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冰分为新旧两种,其中新冰比旧冰明亮许多,这使得SCP-CN-?的地面呈现出明暗交错的形态。SCP-CN-?的天幕上零散地分布有有几道细纹,根据对该宇宙周围的天体观测结果可以初步排除细纹是恒星或流星由于时间异常留下的残影的情况。这些细纹一直延伸到SCP-CN-?边缘,与SCP-CN-?-1相接。
当前的遗留资料已经表明,SCP-CN-?上层的天空实质上是一个巨大的穹顶,而SCP-CN-?-1是一处位于穹顶边缘的类圆孔洞,推测其是项目内温度与大气成分大量流失的主要因素。SCP-CN-?-1或是离开SCP-CN-?的唯一途径,但强行穿越SCP-CN-?-1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数据删除]。
SCP-CN-?的中心为一处城市废墟,按照建筑水平来看,其发展已达到21世纪初人类文明水平,甚至超出。从现存地基遗址来看,建筑与建筑间相隔不足五米,推测可能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据推测,由于SCP-CN-?-1的存在,SCP-CN-?的内部文明自基金会发现以前就已彻底消亡。
城市聚集群的外延有一些小冰屋,或有一些更加高大的二层建筑,多已坍塌;在城市的最中心地带是一座巨大的仿欧式圆顶教堂,是整座城市聚集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从教堂中回收到了大量的一手研究资料。从其中可得:
SCP-CN-?的原居民似乎将“落雪”视为神迹的一种,并且将“雪”视作该地文明发展的主要资源;
SCP-CN-?文明有着与地球文明极为相似的发展历史,其使用的文字更是与现代汉语基本无差异。当前未知这一情况的具体原因;
早在SCP-CN-?-1出现之前,文明内部便存在着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被统称为“汞污”;
SCP-CN-?-1的存在对文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SCP-CN-?的陆地部分并非无穷无尽,其外围被一圈月牙状的海洋包围,其上有部分未融化的浮冰;当前对于海洋现状的所有信息仍然是未知的,有待进一步探索。
[附录CN-?.1:]
以下为一篇从教堂内回收的手稿,关于研究SCP-CN-?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原稿已融化。
雪,又称晶体汞,其来源至今是一个谜。距上一次的落雪事件发生,已有十五年有余。近年来的自杀率攀升,人口老龄化严重等等事件,都被各路学者归结到雪资源的短缺上。然而十五年前的那场落雪事件,并没有拯救我们。在我写下这段话时,我确信世界正在走向末路。我窗外的一片雪原,在永夜的天空下泛着幽幽银光,极光在天空破碎,扭曲,犹如溺亡在夜海里的死尸。
雪资源的抢夺,永远都在发生。十五年前的新雪已被榨干,近几年一座又一座雪矿又点起了他们的汞光灯。我曾去过一次雪矿:一只只钢铁巨兽匍匐在冰原上,底部的轴带积压着冰面。每只十分钟左右,钢兽便会喷出团团蒸汽,从高耸的烟柱上方喷涌而出,笼罩永夜的天空,宛如裹尸布。矿井旁的汞光灯无休止地在黑夜中发出呼告,在水汽的折射下,令人目眩,单色光将世界涂抹犹如白昼。空中的水汽缓缓上升至气层,聚冷成为汞冰,再从空中落下,成为人们常说的小冰石,然而这不是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基金会的图书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