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危机现 太后大摆宫廷宴(1/2)
薛簌簌这般施粥做好事,对外只说多做善事,为远在镇守北疆的王之平祈福。
其实按照这粥铺的位置和用途,是另有妙用的。只是这妙用还不到时机,暂时只用作施粥。
京城达官贵人最爱借着年节,善事为自己家积福增寿。
见薛簌簌做粥铺,大家都争相模仿。
一时间,京都四九城都有了施粥的铺子,薛簌簌和那些贵人的名字,被得到好处的乞丐编成小曲,在城中四处宣唱。
就连从不出后宫小佛堂的太后,也从小皇帝嘴里听说了这小曲和小曲背后的故事。
太后虽说辈分是太后,年岁却还不到三十岁。年纪轻轻的便身居高位,心态上难免有种上位者的傲慢偏执。
这种傲慢偏执主要表现在,她以为大家在这太平盛世做好事,是她儿子这个做皇帝的功劳,当然也离不开她平日在小佛堂里念经祈福。
欣慰之余,便决定在后宫大摆筵席,宴请京城贵人女眷,除了替皇帝儿子拉拢一下权贵,巩固皇权之外,顺便宣传一下她信仰的佛教。
只是,太后在后宫里,只是小皇帝的母亲,仅此而已。
小皇帝尚且还只是个傀儡,更何况是傀儡的母亲。
摄政王这几年雷厉风行的处理世家的态度,让京城权贵早已明白了。但凡跟着后宫女人站队,参与皇权之争都没有好下场。
故而她号召的宴请,皇亲中只来了长公主和各府王妃并几个郡主,剩下的便是不得不出席的太后母族亲戚,和寥寥几位几位文臣武将的家眷了。
薛簌簌身为宁远侯夫人自然也在邀请范围内,她本想和其他人一般推辞,尤其是她前世已然参与过太后为了小皇帝上位而发起的宫变,便再也不想进宫了。
当年,太后借着宴请皇亲国戚和文臣武将的家眷进宫听高僧讲佛法,将权贵女眷圈禁在后宫,逼迫她们的夫君和儿子们帮助小皇帝杀掉摄政王。
当然薛簌簌身为镇北大将军的夫人,自然也在被邀请之列。
虽然她不太相信神佛,但太后的宴请,她不敢也不能拒绝,更何况那时的王之平极力撺掇她去。
她去了便被软禁了起来,被软禁的那几天,从不信神佛的她,每天跪在佛像前,祈祷自己和儿子能平安。
她不关心谁做皇帝,也知道一向对她冷漠的夫君,不会如别人的夫君一般,冒着生命危险来救自己。
她只能依靠神佛,依靠虚无缥缈的神像,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后来,宫变失败。她以为自己死定了。
却不想,摄政王的人只杀了太后,并没有对薛簌簌这些女眷再动手。
待她重获自由以后,才知道那场宫变是太后和自己的夫君王之平一同策划的。
太后负责在后宫软禁女眷,王之平负责在前朝掀起风浪。
这个消息对于刚觉得祈祷神佛有了作用的薛簌簌,立刻陷入新的绝望中。
因为一旦王之平的罪名坐实了,满门抄斩的结局是逃不掉的,甚至株连九族也不为过。
虽说这件事以王之平抵死不认,又有薛簌簌动用薛家去摄政王那去求情,最终保住了全家的狗命。
但从那以后,薛簌簌在王之平面前愈加的没地位了。
不过这一次王之平不装了,直接将讨厌薛簌簌理由说清楚清楚:他犯下死定了的罪,薛簌簌只需去求一求就被放过了!
天知道,要不是因为薛簌簌的狐媚子功夫到家,摄政王怎么可能会放过。
王之平甚至还问薛簌簌,她靠什么姿势才征服了摄政王!
也是在这一次,薛簌簌彻彻底底的死心了。
如今太后又发出宫宴邀请,薛簌簌就忍不住想起那场宫变,想起王之平当时的嘴脸,她还是忍不住心颤抖。
但那都是前世的片段。
前世的经历除了能让薛簌簌躲过命运的洗礼,还应该还有别的作用。
比如,弥补遗憾。
上一世,她很遗憾做了包子,任由别人欺凌。
这一世,好像一切在不变中产生了变化。
太后虽然还信佛,王之平虽然在北疆还没死。
但薛簌簌想,这个时候,还不到他们联手的时候。去参加宫宴也没什么不可,就当给她心中的计划锦上添花了。
只是薛簌簌盛装去后宫赴宴,却不想余可人也在,且还穿着她的衣服。
先不说这个女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就说自打下葬了王老太太后,薛簌簌一直派人盯着余可人,得到的反馈便是她最近反常的安静,平日只呆在京郊的庄子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薛簌簌一直忙着粥铺的事情,没时间琢磨余可人为什么这般表现。
如今在宫宴上看到她,薛簌簌瞬间明白了,应该是王之平在北疆传来了好消息,太后才会连王之平的平妻余可人也一并邀请了。
而余可人脸上的骄傲和矜持,说明她早已收到了王之平的好消息。
见薛簌簌目光中闪过的惊诧,余可人笑的几分得意,又有几分羞怯,“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宠妾灭妻?重生嫁摄政王断你家血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