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4章 定远军的工业发展思路(1/2)
通过基建计划,既能改善国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又能将钱发到民众手里。
别看国内文盲率很高,实际上中南半岛也不遑多让。
太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他们也参与不了,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
所以定远军的经济发展规划,从基建开始,小慧完全没有意见。
更何况未来的几十年,是相对和平的几十年,经济能得到长足发展。
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基建的需求,现在建立相关产业链,将来也不用完全废弃。
看完基建部分,小慧看到农业部分。
除了原定的特种水果种植,定远军在粮食生产上面,准备慢慢推动大农场模式。
前提是将人口吸引到城市就业,不然大农场模式就很难推进。
这个策略和天道基金差不多。
天道基金也是想要通过工商服务业,让大量的农业人口脱离对土地的依赖。
然后慢慢推进农业公司化经营,只是相比定远军的计划进度,他们那边的计划时间更长。
东南亚特色农业糖和橡胶,都被定远军准备废除。
在制糖领域,中南半岛根本竞争不赢天道基金。
还不如将宝贵的土地让出来,从国内引进工业化制糖技术和购买制糖原料。
这样不仅帮助天道基金消化多余的产能,还能通过从国内购买廉价的原料生产价格低廉的糖,垄断全球糖贸易。
在这个产业链上,定远军和天道基金基本是五五赚,都能获利。
橡胶同样如此,天道基金手里的橡胶合成技术,不仅能合成天然橡胶,甚至比天然橡胶更好的橡胶都能合成出来。
农业生产橡胶的模式,根本不具备竞争力。
还不如按照制糖产业一样,通过购买原料和技术,生产性能更加优异的工业橡胶。
对这样的合作模式,小慧自然没有意见。
如果换成其他企业,想要这么做还没法做成。
因为工业制糖和工业橡胶生产技术,同样非常高端,天道基金不一定愿意卖技术。
定远军虽然和天道基金没有隶属关系,但他们背后站着同一个老板,很多事情就好商量。
天道基金也不用担心技术卖给定远军,会将技术泄露出去。
“我看在食用油和工业油脂领域、牛奶等奶制品领域,也可以采取这种合作模式。
国内天道基金拥有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你们进行二次加工再贩卖到全世界,其中的利益同样不小。”
聂树平笑道:“我们也有此意,只是天道基金还没有开始种植油脂和蛋白有关的原材料,因此没有将这些写进去。”
实际上计划书只是写了几个案例,目的就是证明这种商业和工业合作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但小慧既然提了,聂树平自然不会当面驳斥她的话。
就身份地位而言,聂树平和小慧差得很远,该有的人情世故他自然懂。
农业没有多少好讲的,这里由于地理关系,种植水稻具有天然优势,然后就是各种水果了。
在水稻种植方面,聂树平也没有打算拿出特殊的水稻品种,而是就现有的水稻品种进行改良。
增加水稻的亩产量,同时大幅提升口感,增加稻米的营养价值。
这样既能保障工业化之后,全国的粮食安全,又能向外出口中端大米。
要不是粮食实在是太便宜了,天道基金都能人工合成粮食,而且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加丰富。
所以要生产,也只生产一部分高端粮食。
这个市场本来就很小,定远军没有必要参与进去,专注于中端大米的生产就足够了。
在工业领域,定远军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他们准备建设自己的汽车产业、电子产业、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
虽然暂定的规模比国内小得多,甚至部分零部件准备和国内合作,以降低成本。
但这些产业真要发展起来,将来的规模并不比国内小多少。
除非国内的产品也开始大规模出口,显然以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很难做到这一点。
市场开放是相互的,没有哪个国家是傻子,只让你占便宜不吃亏?
目前国内的工业优势,就是同品质的产品,能够提供更低价格,而优质的产品,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制造。
这就给双方合作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生产普通商品,可以和国内供应链合作,生产出最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去冲击全球市场。
生产特种产品,就可以卖高价,国内从供应链上也能赚取巨额的收益,还还不用他们冲锋陷阵。
这样看似两套体系,实际上可以按照一套体系在经营。
当然,天道基金也可以在中南半岛投资,既然对其他国家的资本开放,自然也对龙国的资本开放。
让小慧没想到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宇宙流浪归来,成就超级霸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