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7章(1/2)
“呼~~~”
“总算走了!”
看着城外缓缓撤退的吐蕃大军,孙明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吐蕃大军撤退。
一方面避免了正面对抗。
若双方真打起来,孙明这边的臣民肯定是打不过人家五万兵马的。
另一方面,说明许拔山他们已经成功夺取都兰城了。
要不然那萨兰明珠也不至于气得当众吐血,并且立刻指挥大军后撤。
更关键的是。
从吐蕃大军后撤的方向来看。
萨兰明珠似乎并没有着急回军夺取都兰城的意思。
虽然许拔山等三千白马义从战力不俗,而且全都配备了改良诸葛连弩。
但若要他们以三千之数对抗敌方五万大军,显然还是不太现实的。
好在萨兰明珠没有往都兰城方向撤军。
估计她也是考虑到城池被夺,手下军心不稳,士气低迷。
加上不清楚对方的实力和底细。
所以才被迫选择撤到别的城池去休养生息,以图再进。
不过不管她是出于何种原因考虑,至少孙明这边的危机是暂时解除了。
以孙明现在每天上万臣民的增长速度。
只要让他缓个几天时间。
等下次吐蕃人再来时,就算真的动手孙明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吐蕃大军完全撤走以后。
孙明立刻从系统商店里兑换了一个高级武器人才。
并让他带领手下的所有女性臣民连夜搭建了一个简易武器制作作坊。
孙明早料到战争不可避免。
所以他在来伏俟城之前,早就将改良诸葛连弩的制作图纸都准备好带在身上了。
只要有充足的人手和材料。
一天之内做出个一两千套诸葛连弩还是可以做到的。
孙明已经在伏俟城内视察过了。
由于城市衰败,城内的很多房屋都已经荒废闲置了。
把这些房子拆了,制造弩机机身的木头就有了。
而伏俟城所属的青海湖附近本就是游牧民族聚集的地方。
这里百姓家中都储存有大量可以用来制作弓弦的马鬃,所以弩机上的弦绳也能轻易买到。
相比之下。
制作弩箭箭镞所需的生铁就不好解决了。
游牧民族本身不懂冶炼技术,所以生铁之类的东西一般都靠贸易获得。
因此城内生铁十分稀缺,不易获得。
而且就算有了生铁,也得将其融化之后才能重新铸形使用。
这样不仅增加制作难度,而且还很浪费时间。
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孙明最终决定让武器作坊生产最简易的弩箭。
简单来说,就是将箭身的一头削尖,直接当做箭镞使用。
虽然这样的弩箭杀伤力和穿透性会比铁制的箭镞小很多。
但是用来对付那些没有任何防御措施的游牧骑兵来说其实已经绰绰有余了。
......
接下来的三天。
孙明通过打卡又陆续获得了38400个臣民。
加上之前的12600个臣民,孙明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总共获得了51000个臣民。
这51000个臣民当中,孙明将其中的一万个男性臣民送到都兰城。
让许拔山、张擒龙等人负责指挥训练,并协助白马义从守卫都兰城。
另外15500个男性臣民和25500个女性臣民则被孙明留在伏俟城内。
由孙明亲自率领男性臣民守城。
而女性臣民除了部分负责开荒种地以外。
其余全被孙明安排进了武器作坊。
两万多人同时生产制作武器,这速度和效率比孙明预想的要快了许多。
仅仅三天时间。
武器作坊就已经生产出了一万套改良诸葛连弩弩机,以及足够每套弩机连续更换三次弩机盒的简易弩箭。
改良后的诸葛连弩操作简单,就算是没有经过战阵训练的臣民也能轻易上手使用。
所以有了这一万套诸葛连弩之后。
伏俟城和都兰城的防御力量都在无形当中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这一万套诸葛连弩制成以后,孙明直接让人给伏俟城送去了五千套。
只要这两天内没有敌军来袭,武器作坊生产的诸葛连弩就足够装备两万人!
到时候别说吐蕃兵马,就算大唐的边军来此,孙明也丝毫不惧。
......
与此同时。
距离伏俟城仅三百里之遥的凉州城内。
一个身形高大、虎背熊腰的虬髯汉子刚刚接到了一封从长安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旨。
密旨上的内容是让右卫大将军、西凉太守的侯君集率军前往吐谷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