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4章 神明怎么会突然转变态度不庇护吐蕃人了?(1/2)
通过对讲机内置的窃听装置,李唐可以对张小雷身边发生的事了如指掌。
安西三十六骑,大唐边军一支只有三十六人的精锐小队。
居然会让围困龟兹城的吐蕃大军,出动一万多人马对他们进行设局围剿。
这足以说明这支精锐小队已经成了在安西战场的吐蕃人的心腹大患。
按张小雷和刘侗的介绍,安西三十六骑明显已经具备了后世深入敌后活动的特种部队雏形。
这批安西军悍卒的单兵战斗力,很可能接近这个时代个人武力值的天花板。
吐蕃兵素以悍勇称著于世。
这些连吐蕃兵也无可奈何的安西军精兵,其战斗力到了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之前在空中亲眼目睹了安西三十六骑是如何在上千敌骑的围追堵截下,一个个以一挡十,骑术、箭术、刀术、枪术等诸多技艺精湛多变,李唐是很难相信攻伐技击的威力,在冷兵器时代超越后世流传的“武术”“功夫”太多太多了。
似乎这个时代的古人对力量、速度、敏捷的训练和掌握,俨然已经成体系了。
这种体系,跟两千多年后银河联邦研究出来的那套军用体术,没准有可能是一脉相承。
他们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单凭个人武力,就可以在敌军的后方大搞破袭击行动,来去自如。
若是能给他们配置更好的武器装备,他们的破坏力一定还能提升一个层级。
李唐暗自拿自身的体质、力量、速度、敏捷跟郭长弓做比较,然后发现,他在体质、力量、速度、敏捷四维属性的数值上可能比郭长弓高一些,但如果跟郭长弓近身生死搏杀,死的肯定是他自己。
安西三十六骑的传承技艺,绝对是顶级的秘传功法!
大唐王朝能征服四夷,文治武功堪称华夏历史的鼎盛。文治且不说,但武功代表着军队的最强战斗力和功绩。
大唐由强盛转向衰落,主要原因是朝廷内部的问题,而不是军中将士的战斗力不行。
各大节度使之所以有胆量敢大搞藩镇割据,不外乎对各自手中掌握的武力太过自信。
由此,李唐大胆的推断,这时期的大唐军队肯定有一整套珍贵的独到练兵操典。
这套操典,其中必定包含对每个士兵的体质、力量、速度、敏捷四维属性的锻炼秘法。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或是后世的银河联盟,军队的强大除了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更主要的还包括士兵的单兵素养。
因为只有最强悍的士兵,才能掌握、驾驭最强大的先进武器。
无论如何,得想办法把这三十六名大唐悍卒纳入西北军旗下。
如果西北军的每一名战士,都具备后世特种兵的强横身体素质,再为他们装备上先进的现代热武器,绝对能横扫全世界。
这件事可以先期交给张小雷和刘侗负责。也算是对这两个安西军老兵的一个小小考验。
我李唐的军队,决不打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赔本仗。咱得学习后世的美军,只靠技术和武器的优势,专打不对称战争。
不仅仅是武器装备不对称,而且信息方面也是战场单向透明。
“长弓,你们这帮小子究竟干了什么大事,竟然搞得吐蕃蛮子一次性动用一万多人马来围剿安西三十六骑?”
尽管张小雷已经把对讲机放进口袋里收起来,但李唐依然可以通过内置的窃听装置,远程收听不超过张小雷所在位置五米远的所有声讯。
把这部对讲机交给张小雷,李唐除了用处跟武威郡王郭昕对话,另一个用途就是接收安西大都护府的情报信息。
因为任何情报,都需要有另外渠道的佐证,才能确信这份情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这个方面,李唐是不会容许自己犯半点错误的。
神嘛,就应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侗叔,我们这次出来行动,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打听信使队伍进入吐蕃势力范围后的消息。”
郭长弓语气中流露出一种无奈的苦涩:
“王爷对回纥人的举措和部署越来越不信任了。安西大都护府如果得不到其他外部援助,龟兹城是肯定守不住的。
安西四镇距离上一次得到长安朝廷方面的消息,还是从那位由天竺回来的悟空大师嘴里得到的只言片语。
王爷非常渴望知道朝廷对西域这片疆土到底持何种态度。如果朝廷已经决定放弃西域,我们继续在龟兹城坚持也没有什么意义。
身为朝廷钦封的武威郡王,王爷现在只能偏守龟兹一城一地,他的心气早就没有三十年前那么豪气凌云了。
说实话,这不仅仅只是王爷的想法,同时也是在龟兹坚守的所有安西军将士的共同心思。
大家都急于知道,如果还需要我们继续跟吐蕃人战斗,到底还要打多久?是不是真的一定要打到我们所有人跟安西都护府共存亡?”
张小雷喟然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晚唐:开局一条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