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82章 李唐对郭郡王的陇中三问!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2章 李唐对郭郡王的陇中三问!(1/2)

目录
好书推荐:

千里传音!

只存在于江湖传说中的千里传音,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这使得郭昕对李唐的形象在顷刻间拔高了好几个等级。

张小雷和刘侗对李唐诸多的介绍,说归说,郭昕并没有直接的感觉。

可他亲手拿着的这个千里传音神物,让郭昕真切地感受到了李唐的神奇是真的非同小可。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李唐的声音再度响起:“郭郡王,你对这句话作何理解?”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郭昕脸上神情庄重地重复了一遍,稍作思量后,认真答道:

“在此之前,神明为何物,世人谁都不知道。在我看来,神明可以理解成每个人的内心和思想。正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们每个人,不论是做人还是行事,都应该要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胡作非为就会自食其果。

因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大首领提出这句戒言,应该是想告诉世人不要做坏事,即使做坏事的时候没被人发现,也会被天上的神明看到。

作恶之人或许不信有神明,又或许他们作恶的时候也不惧怕被神明看到,可只要心存良知,就一定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当一个人的内心长期受到某种煎熬,时间久了就一定会形成心魔。这种来自心魔的折磨,要比被神明或外人看到更难受更可怕。”

“不知郭郡王的道德底线是什么?”李唐语气平静地再问。

郭昕毫不犹豫地答道:“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

李唐未置可否地接着问道:“何为善,何为恶?”

郭昕不动声色地答道:“谨守道德底线和人伦常理为人处事就是善,反之即为恶。”

“果然,世人都只会把自己认定的标准和底线,当成评判善恶的准则。唉!”

李唐叹然说道:“即算以郭郡王的心胸和格局,也难脱其俗。难怪这人世间古往今来一直都是纷争不断,战乱不休。”

郭昕眼神微动,怔然问道:“大首领何出此言?”

“郭郡王,你带着大唐边军坚守安西都护府,在大唐朝廷和大唐子民心目中,自然是善举。但在吐蕃人的眼里,你却是最大的恶人。”

李唐语速沉缓地慢慢说道:

“吐蕃人为了开疆拓土,扩大自家生存空间,出兵四处征伐。在吐蕃王朝和吐蕃子民的眼中,他们肯定是在做最大的善举。

然而,对大唐王朝和大唐子民而言,他们是最凶残的敌人和恶人。你觉得你是善,吐蕃人也觉得他们是善,那到底谁是善,谁为恶?”

郭昕顿时被李唐这话问得有点懵圈。

不同的立场,自然对善恶的评断是不同的。

难道这么评断善恶是非,是不对的?

那神明又是如何认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我再举个例子,屎尿粪便,恶臭难闻,在你们看来,肯定是不讨喜的恶物,可对?”

听到李唐的话,郭昕、张小雷和刘侗三人想都不想便用力点头,齐声回答:

“对!”

李唐的声音再起:“你们眼中的恶物,在农夫眼中,却是能让农作物茁壮成长的最好肥料,是世间最大的善物。那你们所说,屎尿粪便它是善还是恶?此等善恶,皆由人们心中好恶所生,所以是不对的。”

郭昕闻言后顿时陷入沉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李唐语气悠然地缓缓响起:“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其中哪一个,也没有厌恶哪一个。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

然而,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得好一些,于是就有了善恶心之分,铲除杂草,呵护庄稼。我们看到有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天然的、自动萌生的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

良知是人与生俱类的直觉判断,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的体现。但是人们内心的良知总是受到外物的干扰,被贪念、欲望遮蔽,被不良的行为风气带偏大。

所以,我们要知行合一,付诸实践,格物致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也是一根定盘针。它指引着人的前行方向,这就是人内心的良知。

不论学识如何,地位如何,身份如何,从始至终,所有的取舍抉择都源于人的内心。

只不过,世人常常把这一切都颠倒了,认为决定这一切的都是外物。只有祛除了内心的杂念私欲,内心的良知自然显现。

心即理,你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理。一个人的内心杂念的多少,决定了他的格局与境界。这也就形成了站在各自角度,各有各的理这种现象。

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因此,一颗圣贤之心,即是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晚唐:开局一条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