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宋:我一战成名,横扫诸国! > 第1273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73章(1/1)

目录
好书推荐:

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无力更改这一局面,对于宋国的戏耍十分恼怒。

无论是金国还是蒙古各部都试图反抗过,可惜全都大败而归啊,隆兴十二年金熙宗完颜珉驾崩。

因为皇位继承之事,金国宗室大打出手,宋军趁机出动,挺进辽东,金国灭亡成为时间问题。

蒙古部落则是或臣服,或远走西域。

然而他们仍旧免不了被宋军驱赶的命运,自隆兴三年开始,当北疆安定之后,宋军开始西征。

西征的理由是清缴西夏余孽,当初攻破兴庆府时,有不少向西逃窜的党项人。因为抵御金国和一统江山,徐还暂且放弃追击。

如今牛皋率领西军再度出击,一路所向披靡,彻底剿灭党项余孽。 随即逼近回鹘、西辽等国。

宋军进入天山南北、葱岭附近,宰相门建议仿照汉唐旧制,设立都护府管辖。但徐还力排众议,在疆域不断扩大的大宋推行行省制。

在西域之地设立北庭省和西州省,直接派驻军队驻守,并派遣流官前去治理地方。

西南方向,云贵的蛮族动乱被平定之后逃入了大理国,西蜀将军李彦先奉命南征,大理臣服,纳土称臣。

随后李彦先所部跨过大渡河,这个太祖皇帝玉斧划定的边界,从南侧牵制吐蕃。与此同时,吴玠等人率部迫近湟水,进入高原。

隆兴十三年,年满二十岁的燕王徐承嗣被册封为太子,并迎娶岳飞之女岳安娘为太子妃。

太子姓徐,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敏感神经,尤其是那些从五国城归来,恢复养尊处优的赵宋宗室。

他们联络一批臣子,阴谋妄图发动宫变,不想被提前侦破。

隆兴年间的第一次动荡发生,但是皇帝仁慈,只是赐死了几位主谋,其他宗亲则是流放到了北庭省和南海崖州。

自此,赵宋宗室再也不敢心生妄念,徐承嗣顺利当上太子。自小被悉心照料,精心栽培的嫡长子到底没有辜负父母期望,处理朝政井井有条,备受称赞,朝野拥戴。

徐还也便放心了,便专心致志推动科技和教育。从隆兴元年开始,文澜书院便有部分北迁,在洛阳成立龙门书院。

对内,徐还始终没有忘记祸起萧墙的教训,故而对所有的儿子都严格要求,保证徐家不会出糊涂蛋。然后诸子养在一处,自小感情深厚。

更为重要的则是从制度上预防,以免后世子孙起纷争,这也是徐还为何坚持不让长子改姓赵的缘故,否则徐家诸子定有意见。

长子徐承嗣为太子,次子徐承业为秦王、三子徐承训为楚王、四子徐承佑为辽王,后来的诸子也都封王,分封驻守边疆之地,但都有必须始终听命于朝廷,并肩负扩张和拱卫国朝的任务。

其分封与行政格局有些类似于汉朝的郡国并行制,防止有子孙生出二心,祸起萧墙。

当然了,只要徐还在一天,徐家子孙便得乖乖的,朝野所有的阴谋家也都不敢轻举妄动。徐还相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度的不断完善,大宋会越来越强盛,不会出现轻易动荡。

隆兴二十五年,徐还与柔福已经五十多岁,虽说仍旧年富力强,但他们已经无心眷恋权位。

皇帝赵嬛将朝中托付给年过而立的太子徐承嗣后,徐还便带着妻妾前往临安,开始享受退休生活。

隆兴三十年,皇帝赵嬛宣布退位,以太上皇之尊在临安养老。太子徐承嗣登基,监国多年,政务醇熟,威望甚高,身边又有陆游、杨万里这样的治世能臣辅佐,自然一切妥当。

西湖之畔,徐承嗣登基之后尊岳丈岳飞为鄂王,祠堂也进行了翻修。

徐还自然前来祭拜一番,并将如今万国来朝的盛世华章一点点说给岳飞听。

台阶之下,秦桧的铜像仍旧长跪不起,徐还不由心想,如果他还活着,看到今日盛世,不知是何感受?

出了祠堂,西湖风景依旧,春和景明,草长莺飞,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看到游湖的少男少女走过,徐还恍然自己已经花甲之年。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四十年了,往事一幕一幕浮过,不由心生感慨,不过旋即便哈哈大笑。不管怎么说,就算这是平行时空,这四十载辛劳没有白费,换来了这四海归一的太平盛世,也算没有白走这一遭。

值得,一切都值得!

——

全书完。

不想错过《大宋:我一战成名,横扫诸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没有了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