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1/2)
经过了多次讨价还价,最终以3000元成交了——正好等于何思齐他们新争取下来的一笔失业补偿金。
何燮在百度上搜了半天,结合当年的政策以及豫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标,算出的数额和这个相去不远,也就没有吭声。
沉默是金,说多了容易掉马。
何思齐点着儿子小初一的鼻子,肉疼地说:“你这个小家伙,就是一个存款清空器!”
可不是?本来钱发下来,还想着还一部分外债,谁料想还没捂热就交了出去。
小初一的户口也上好了,大名就叫何初一——何文山发话了,小家伙五行俱全,啥也不缺,名字随便取吧。至于辈分?他三弟何文海一家根本没有一起商量的意思!何文海说了,新时代新规矩,他们家“思”字辈的孩子名字里都没有“思”字,还管后辈吗?
也好,省事了。
千金散尽还复来,因为罚款的事儿,何家人郁闷了几天,也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二十一,买杆笔;二十二,写大字;二十三,打赠灶家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擦花买粉送闺女;二十八,刷锡箔;二十九,打黄酒;三十,褪蹄儿(指洗澡、洗脚);初一,撅着尾巴去磕头!
重生第一年,何燮沉浸在这样的年味儿和仪式感之中。
重生第二年,小初一的到来彻底打乱了一家人的节奏。
今年是重生第三年,何燮突然想起一件大事:八九十年代的小城,每年正月十五都有“出阁”、灯展等活动的,自己回来那两年,竟然一次都没看到过!
此“出阁”不是彼“出阁”,不是指女儿出嫁,而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几个彪形大汉抬起一架“阁”,上面有莲花、祥云、宫殿、葫芦等各种仙界一般的景致,几个“小演员”穿着古装,画着女旦或小生的脸谱,站在上面轻轻挥动着袖子。“小演员”都是五六岁的年龄,既懂事,份量又轻。传统的技艺可以把他们绑在“阁”上,看起来似乎只是踩着云彩,其实腰间有钢筋固定,再加上周围几个人手持软叉随时“护驾”,安全性没有问题。
何燮小时候也想去“上阁”,却被“绑阁”的老爷爷无情地打击了:“太胖了,抬不动!”
“出阁”是在白天,每个大队出一架“阁”,排好队,慢慢走,在小城的几条主干道上游行一圈,一天就过去了。小孩子们特别喜欢看,有时上午在城西看过了,下午跑到城东继续看。——别问何燮怎么知道的,肯定是亲身经历呀!
灯展则是在晚上,小城辖下的每个单位出一辆车,上门是各种造型的灯。车的周围还挂了很多灯谜,看灯展的百姓都可以来猜谜,猜中灯谜就可以得到肥皂盒、牙刷之类的小礼品。何燮记得妈妈的纺织厂就很大方,每年给出的灯谜都不是很难,奖品也很丰富。
可惜,到了二十一世纪,这样的活动就都没有了。
现在有机会重新看到“出阁”和灯展的盛况,小何燮不免有些激动。
对了,这一世好好保持体型,是不是会有“上阁”的机会?据说上一天阁,还能挣五块钱呢!
“小燮,你在想啥呢?口水都流出来了。”大年初二,吃过午饭,折腾了一上午的大人们都累了,各自休息、聊天,精力旺盛的谢春芳带着两个小外甥女在堂屋里玩。
小依然听见了,拽着自己衣服上别着的小手绢,就来给妹妹擦口水。
何燮老脸一红,有这么丢人吗?不禁也伸手摸摸嘴角。
“没有!”小何燮恼羞成怒,冲小姨喊道。
“没有!”小依然抱着妹妹,也帮腔道。
两小只奶凶奶凶的样子可把谢春芳萌坏了,一手抱一个,亲亲这个亲亲那个。然而,没一个给面子的!两个小家伙用衣袖擦脸的姿势一样一样的。
“你们俩不喜欢小姨了?”谢春芳装出泫然欲泣的样子,质问两个小没良心的。
“如果你带我们去看出阁,我们就喜欢你!”小何燮趁机提要求。
“看出阁!看出阁!”小依然也兴奋地喊着。她去年看过一次了,只有一点点模糊的印象。
谢春芳本就是爱玩的性子,看出阁本就是每年都不落的,便逗她俩:“你俩一人亲我一口,过几天出阁了我就带你们去。”
小依然是行动派,马上亲了小姨一口。小何燮则犹豫再三,也蜻蜓点水似的亲了谢春芳另一侧的脸颊一下。
……
过年期间,小城其实是冷冷清清的,除了间或的鞭炮声,几乎听不到太大的动静。即使过了初六,街上的店铺陆续开业,人流量也没法跟腊月相比。
直到正月十五这天,小城彻底沸腾了。
1991年的元宵节已经是3月1日了,八九都过了好几天,天气非常暖和。小城的居民脱下了厚厚的冬装,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春装,密密麻麻地站在主干道的两侧,衬得路边的新抽柳条越发碧绿。
出阁一般九点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九零:不小心混成团宠白富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