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1章(1/2)
何思齐为什么这么高兴?
不仅仅是因为考试完了,更多是因为他老娘的这一通电话。
回家过年。
家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家是一个有人牵挂你,有人爱护你,有人想你所想、急你所急的地方,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但其实,家也是必须有物质基础的——不管房子是租的还是买的,都能给你一个空间,让你完全放松自己、享受片刻安宁。没有房子,也就没有了家。否则,杜甫为何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
何思贤结婚那次,说是“回家”,不如说只是去参加婚礼。自己买的房子拆迁了、卖了;老宅的房子翻新了、给了新人。回去住了一天,孩子跟爷爷奶奶睡一个屋,何思齐和妻子则去岳父家借宿……洹城已经没有自己的家了。
快过年了,何思齐不止一次在想,这次回老家,他们住哪里?
老何家已经没有了立锥之地。老谢家房子多,但洹城的风俗,除夕和初一出嫁女儿是不能住娘家的。难道要去住招待所?这让别人知道了,又会怎么说?
好在马大花这次做事很有章法。南屋虽然不是自家的,但能收拾出来给老大家暂住,确实解了燃眉之急。何思齐想想自己在商都忙碌的时候,母亲带着两个弟弟,一边打扫房屋,一边期待自己一家回去的场景,觉得心里暖融融的。
他没有被扫地出门,老宅还是他的家!
……
谢春红回来后,听说了婆婆的安排,也赞了一声“想得周到”。
不过,新店开业,年前正是最忙碌的时候,她实在走不开,便让何思齐带着两个孩子先回家,她等到二十九自己坐火车回去。
“那不行,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我不放心。”何思齐想了想说,“不能早几天吗?明天不行的话,二十六也行啊!”
谢春红摇摇头:“不行,太早了,好多人放假晚,亚细亚开业到二十九呢。”人家刘景风和陈季琳家在外省都不着急回去,她如果先溜了,也太不够义气了吧?
对了,这两位合伙人都老大不小了,怎么从来没有听他们提起过家人、孩子?谢春红的思维不知道发散到哪里去了。
何思齐仍在纠结:回去晚了,觉得辜负了母亲的一番心意;回去早了,又不放心妻子一个人留在商都。
如果何燮知道他的纠结,肯定会说:这算什么?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在外面打拼,在外地组建家庭,小两口的老家可能距离十万八千里,每年过年因为“回谁家过年”吵架的、闹离婚的都不少呢!
可惜刚才小何燮忆苦思甜了大半天,已经睡着了,没法安慰她爹。
何思齐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带孩子们先回去,时间就定在了腊月二十六。“我先回去打前站,看看家里缺什么东西,赶紧采购一下,让你回去住得更舒心。”何思齐说,只是不知这句话是为了安慰妻子,还是安慰自己。
“行,行,走吧,你们都走了我还不用操你们的心了。大不了让陈姐过来跟我一起住,做个伴。”
谢春红现在是女强人,哪里在乎这些细节?要不就说,女人一定得独立,得有自己的事业。好的事业是女人的盔甲,足以免疫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小事的攻击。
……
腊月二十六。
何思齐早早起来,把小奥拓擦得油光锃亮,又把这两天采购的粮油腊肉之类的年货塞进后备箱,便开始喊闺女、儿子起床了。小何燮揉着眼睛,还没搞清楚“我是谁”、“我在哪儿”,就被抱上了车;小初一更可怜,睡梦中被换了衣服,等到醒来的时候,车已经开出去几十里地了。
王晓翠跟着一起走的,路上方便照顾两个孩子;王晓青坚持要留下,准备到时候和谢春红一起回去。
别说,何思齐的开车水平确实进步了不少,至少再没有发生动不动就熄火的尴尬场面,顺顺利利开回了洹城老家。
小何燮去西屋跟爷爷奶奶打了招呼,把弟弟丢给爷爷奶奶玩,自己迫不及待地跑去了心心念念的南屋。
这间屋子跟原来的老北屋一样大,不过屋子的西头是一个砖砌的炕,直接就占了屋子的一半地方。床上铺着蓝底大红花的老床单,还放了两个枕头、两床被子。屋里的地面是青砖的,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摆什么家具,只在东南角放了一个樟木箱子。整个房间虽然简陋,但看起来很温馨,只是跟何燮心目中那个遍布杂物和灰尘的“圣地”几乎看不出一点相似之处了。
何燮有些恍惚,盯着床愣神。突然,她发现炕上的床单只铺了南边的三分之二,北边的三分之一则露着青砖。
怎么回事?何燮走过去一看:露出的地方竟然是个灶台!
前世上大学的时候,何燮曾经跟着一个东北的同学回她老家,她家睡的就是土炕。那土炕叫一个大,得有七八米长。土炕里面是空的,隔了半堵墙就是灶台。灶台生火做饭的同时,热气会进到土炕里,非常暖和。
——如果她不是暑假去的,那一趟东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九零:不小心混成团宠白富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