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5章(2/3)
悯无能的人。如果我是个很贤明的人,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如果我不贤明,别人将会拒绝我,我怎么能去拒绝别人呢?
我正是因为听说您是位如同子张口中君子一样,能够尊敬贤人,同时又能容纳众人的君子,所以才宁愿冒着被魏国探子发现的风险,也一定要来到这里与您见面的啊!
我听说儿子行为不正,是父亲的过失。君王政策有失,是臣子的过错。
现在君侯已经反悔,愿意听取您的劝导,按照您的方针安抚百姓,您为何却不愿接受呢?
当初子张曾问过孔子说:楚国的子文几次担任令尹的职务,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人。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可以算得上是对国家尽忠了。
子张问:他算得上有仁德了吗?
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仁呢?
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借此把持朝政。陈文子听说这个消息后,抛弃了四十匹马的家财,离开了齐国。
到了另一个国家,陈文子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啊!
于是又离开了,再到了一国,陈文子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啊!
然后还是离开了。您觉得陈文子这人怎么样?
孔子说:很清高。
子张说:算得上有仁德吗?
孔子说:不知道,但这种行为怎么能算有仁德呢?
我听说您是宋国的君子,能够想万民之所想,急万民之所急。
您治理商丘几年的时间便让这里变成了这里变成了天下少有的富裕城邦。
宋国的百姓提到您的名字,无不是称赞您是位天下少有的仁德大夫。
可眼下宋国危在旦夕,难道您就要因为自己的一点私怨,而对百姓的苦难坐视不理了吗?”
乐同闻言略略沉默,他的神态稍有松动。
良久,乐同叹了口气,冲着方源一再拜道:“我自认算不上仁德,但也不愿如同陈文子那样做个清高之人。
既然这样的话,我就效法令尹子文,做个对国家竭尽忠诚的臣子吧。”
乐同转而又问道。
“可我如今已经被国君罢免了官职,就算我愿意帮助国君,又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对付强大的魏国呢?”
方源笑着回道:“子贡曾询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道:粮食储备充足,军备充足以及人民的信服。
子贡又问道:如果不得已要去掉其中的一项,应该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去掉军备充足这一项。
子贡接着又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取舍,剩下的两项中应该先舍掉哪一个呢?
孔子回答:舍掉粮食储备充足这一项,人生自古谁无死,君主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也就失去了立国之本。
您现在虽然失去了官职,不再负责商丘的防务,但您对于百姓的恩惠却让他们牢记心中。
这就好比是失去了充足的军备,但却保留了民众的信服。
况且魏人劳师远征,远离故土,整备不齐,心有戚戚。
宋人上下一心,诛灭暴乱,拨乱反正,守卫国土。
您以正义讨伐不义,又何愁不胜呢?
只要您愿意在高台之上振臂高呼,民必归之如流水。
泱泱宋土,岂有奸邪容身之所?”
乐同听完方源的话,立刻起身恭敬的向方源俯身拜倒,借用了一句方源在秦国法场之上曾说过的话来回应他。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等死,死国可乎?乐同,愿听从先生调遣。”
……
正当方源与乐同达成一致时,宋国宫城内,宋君正与魏群寒暄着。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论着没营养的废话,各自心里都在盘算着如何拖延时间,只不过目的却并不相同。
宋君是想为方源争取出更多执行计划的余地。
而魏群则是在为阳刃等人营救方源,从而完成张鸿陷害宋君的计划,保留更多的可能性。
但魏群没想到的是,方源早就溜出了宫城,正火急火燎的奔波于商丘的大街小巷。
而此时留在宫城内的杨素与冯通估算着时间应该差不多了,于是便向魏群发出暗号,示意他大功告成可以撤离。
魏群立刻向宋君请辞,宋君自然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欣然应允。
……
而在商丘城南,张鸿正老神在在的站在一处阁楼上,他透过窗户缝观察着楼下街道上刚刚脱困不久的邵离。
之前他故意给邵离留出空档,让邵离与看守他的守卫独处,而邵离也果然不负众望的动用名家能力蛊惑守卫释放了他。
在离开茶楼之后,邵离便一瘸一拐地在商丘的大街上四处游荡,穿梭于大街小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秦:怼遍奸臣的我盛世扬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