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2/2)
如果有林丹汗这股力量牵制后金,势必可以为大明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对于后金的皇太极,朱由检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对手很强大、很难缠、也很狡猾。
历史上的皇太极可是一个文治、武功和谋略集于一身的牛逼人物。
这是一个牛气哄哄的胖子,先后纠正了其父努尔哈赤的错误政策,完善了后金的政治体制,加强了君主专权,并为后金确定了一个一统华夏的宏伟目标。
所以,朱由检特意利用此次后金主动提出议和的机会授意袁崇焕,假意拖延时间的同时可在适当时机向后金提出一个条件,即:如果后金真有诚意与大明议和,皇太极应亲往京城与大明皇帝会面!
朱由检心中也明了,皇太极基本上是不可能答应这个条件的。
但他还是想要试一试,如果皇太极真的敢出使北京,朱由检绝对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将其斩杀,以此来为大明除去一个巨大的隐患。
他不怕背负背信弃义、诱杀使臣的骂名。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如果真的可以以此种方式将皇太极这个祸患除去,对整个大明朝而言绝对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好事!
朱由检也非常清楚,皇太极之所以于此时提出议和也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
在这个问题上,大明和后金出现了重叠。
他们都需要时间来各自准备。
大明是争取时间推行坚城利炮的策略,尽可能多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关外构筑更多的坚城稳步构筑关外屏障。
而皇太极则是因为此时的后金内部政治山头林立,皇太极需要花费巨大精力去抚平。
主动议和,并不是示弱,而是为了保住已经取得的战果,更是为了投入更多的精力稳定内部纷争。
但无论是皇太极还是朱由检,心里都非常清楚:大明与后金之间必有一场生死之争!
于是,掌握先机早就熟知历史脉络的朱由检没有像历史上的崇祯那样直接一口否决了皇太极主动提出来的议和,而是在双方各有所需的前提下以“拖”字决来为大明的防守反击争取战略时间。
虽然明知道这未尝不是皇太极想要看到的局面。
因为,此时的皇太极也需要时间来处理内部问题。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面陪着后金演戏,一面加紧军备,一面积极拉拢林丹汗,已经是当下大明朝能做出的最佳应对举措了......
不想错过《大明之我是崇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