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71(1/1)
盆。
“可以了。”宋清把沈之洲赶去厨房,一手提着桶,一手提着木盆,跟在后面也进了厨房。这木盆专用来装水的,重量不可小觑,要不是怕把厨房打湿了,土豆也不会专门端到外面刮。
将木盆归置好,土豆控出水,宋清起锅烧油,等油热了依次放入辣椒面、蒜末、嫩花椒和花椒叶,炒香后倒入土豆,再掺水、放入盐和胡椒粉等调味品,最后盖上锅盖焖煮。
“我让表哥请几个人,今天挖一亩新土豆,明日给县里送去。”宋清坐在沈之洲身旁,徒手拿了个玉米棒子。
地里的土豆要再过一个多月,等地上的苗苗干枯了才挖,现在挖还是太早。这时候土豆小的有拇指大,大的不过巴掌大,再附上一个月一个能长到一两斤重,一般人家可舍不得现在挖去县里卖,只自家馋了去挖一锅来尝尝味儿。
只有地里种得多的农户,才舍得早早挖了到市集卖,卖得早也能卖个好价钱。
今日宋清特意起了个大早,去地里挖了一箩筐新土豆,掰了几个长得好的玉米回来。
沈之洲咔滋咔滋啃完一排玉米,“得送去给杨夫子、孙县令、汪师傅,还有夫子们也不能少,是得挖一亩。”
“还有阿淇他们你忘了?”
“瞧我这记性!”沈之洲一拍脑袋,还真给他忘了,下意识把沈之淇归在汪师傅那儿了。
先前找沈之淇好生谈了一场,确定人是一心想娶马兰玉,夫夫俩便去找了马老板娘。之后两人请了县里最有声望的媒人去提亲,翻修了沈家的老房子,在县里也给沈之淇买了个新院子,这才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将马兰玉迎进门。
两人成亲当日,不管是女方家还是男方家,都备了很多喜钱、喜糖,来吃酒的宾客自不必说要好生招待,就是路过的人,只要道一句恭喜,那都有喜钱拿、有喜糖吃,东西不多,但也好沾沾喜气。
如今沈之淇结婚才过去半个月不到,沈之洲还没适应呢。沈之淇名下的田地都租给村里人种了,送吃食自然少不了他。
地里什么庄稼收成了,总要往县里送的。若是两人养猪的话,杀年猪还要送肉。不过夫夫俩都嫌麻烦,鸡鸭鹅都没养,更不要说猪了。
倒是舅娘,自王兴礼兄妹俩也成家后,就常住在村里了,帮表哥表嫂带孩子之余,养了不少牲口,不说鸡蛋鸭蛋,养肥的公鸡、年猪身上刚卸下来的猪大腿,都要往夫夫俩这儿送一份。
若日子还像几年前那般艰苦,宋清和沈之洲是舍不得拿舅娘这么多东西的。
现在地里收成好了,吃不完的玉米、小个儿的土豆红薯,还有吃剩下的菜叶,无论什么都能拿来喂牲口。于是家家户户都养着年猪和下蛋吃的鸡鸭。
啃完玉米,灶台上的铁锅里已经咕噜咕噜响了好一会儿,焖土豆的浓郁香味充斥着厨房。
“爹,土豆好了!”崽崽眼巴巴地瞧着她爹,不知道第几次这样说道。
宋清轻笑一声,大掌呼噜一下崽崽的脑袋瓜,便走向灶台。揭开锅盖看看,见焖得差不多了,抽拉几下火洞里的木柴,腾起的火焰不一会儿就将锅里的水焖干了。
倒进提前切碎的韭菜,盖上盖,剩余的油分滋啦滋啦响,再揭开时,底下的土豆都焖得金黄。
撤了火,土豆就能出锅了,韭菜和焖土豆发挥了奇妙的作用,散发出霸道的香味。
桌边三人嗷嗷待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宋清把焖土豆端上桌。宋清一人给夹了个土豆在碗里,便回到灶边,舀几勺米饭放在铁锅里,把剩在锅里最好吃的部分都拌在米饭中,饱满的米粒顷刻就蘸满酱汁。
“爹!崽崽也要吃饭饭!”
崽崽用勺子挖着软糯的焖土豆,看见她爹端了一碗饭在阿爹面前,两只手捧着饭碗递过去。随后看看自己的饭,再看看阿爹的饭,为什么不一样哩?
宋清夹一个带着锅巴的土豆放在崽崽饭上,糊弄道:“阿爹那个放多了酱油,没有崽崽的好吃。”主要那点饭就够沈之洲吃,小孩子吃不出好赖,吃白饭都能吃得香喷喷的,意思意思给她在锅里过一道就行了。
出于对两位爹的信任,崽崽很快高高兴兴挖土豆吃,一口饭一口土豆,吃得喷香。
吃完早食,一家人就往县城去了,先送两小只去衙门上学。
崽崽很喜欢和一群哥哥姐姐在一块儿,乔夫子讲课时,她就两只胳膊搭在桌上,坐得端端正正的,也不说话。一看这么小的崽崽都这么听话,其他人也不好意思摸鱼了,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送完两小只,夫夫俩就去敬松斋了。
书院已经竣工,五湖四海的夫子、学生也陆陆续续到达泞阳县,各自安顿下来。部分家远的夫子和学生还在路上,再有半个月差不多就能都到了。因而书院下月初正式讲学。
书院建了一座藏书
不想错过《在古代种田养夫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