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7章(1/1)
忽然,就看到他们停下来,似乎对摊上的一个瓷瓶很感兴趣。
藤原小川也不是第一次来中国,每次过来,都能在华得到极大的好处。中国政府对外宾都比较优渥,闹了事通常也会紧急处理,大事化小,让他们感觉非常好。
他自小就当学徒,跟师傅学了不少鉴定的知识,基础也算是扎实。
然而,日本是一个贫瘠的国家,不仅表现在自然资源上面,连文化及其产物都显得很贫瘠,流落民间的文物更少,想要捡漏非常难。
于是,前两三年,他就将目光放在了中国上面。
这个国家地大物博,尤其是文物方面。他们几千年来的文明造就了无数的宝物,都是他梦寐以求的。尽管百年前这个国家遭遇巨大的变故,使得无数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但依旧不是日本一个岛国能比的。
三年来,他在中国多次捡宝,赚了上亿日元。这种发财的事情,也吸引了他的一些朋友。于是,这次带了两个朋友过来。
那摊主见是外国人,以为是凯子,马上准备开宰。对这些外国人,他们都是从不客气的,价格要比自己国人还要贵上三五倍。
使出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吹嘘起那尊瓷器来,反正放在古代皇宫,也是不可多得的宝物,买了不吃亏,买了不上当。
藤原小川表现得很冷静,不为所动,心底已经有了计较。他手头这一件,竟然是他们日本的瓷器,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种宝物,拿回国去,那可是相当值钱的,无论如何都要弄到手。
他的朋友见这些中国人反正听不懂日语,于是很光明正大地用日语交流:“藤原君,你说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彩釉?”
“应该没有错,而且还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可能是侵华期间,某位高官带过来的,才流落中国民间。”藤原小川猜测道。
日本与中国沿海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交往频繁。中国的汉字、儒学,中国的书画、佛教,中国的学制、典章制度等,都对日本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中国的瓷器文化和工艺也同样深刻的影响着日本的生活和发展。
日本瓷的釉色有青釉、白釉、大红釉、蓝釉、金色釉、珊瑚釉等,釉料在加工的过程中比较纯净,釉面和胎体结合得比较紧密,施釉薄而均匀,有光亮感,胎质坚硬细密。
“那东西是个宝物。”杨奕对王军说道。
“走,搞破坏去。”王军很干脆,当恶人这种事情,对日本人他也不觉得内疚。反而日本人在中国占便宜,会让他很不舒服。
或许,刚才那果皮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差了。
他也是有一定基础的人,一看那瓷器,非常明显的日本风格,虽然还没有细看,但基本上能肯定,应该是日本的宝物,难怪那两三个家伙蹲着不走。
据他的了解,日本的瓷瓶类主要包括米酒瓶、棱口兽耳瓶、梅瓶、灯笼瓶、花瓶、人物花瓶背壶式扁瓶、葫芦瓶。米酒瓶腹大、口小、颈短,瓶身画有树枝,枝上有两把与草相似的线条下垂,这种瓶型和纹饰都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
藤原小川三个人的中国话倒学得不错,起码说起来话,比起那些白种人、黑种人要好很多,没有那么饶舌。
也正是这个缘故,藤原小川在中国混得那么好,交流没有障碍,办事情也就简单。
不想错过《鉴宝提醒:宝友,这物件可不兴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