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1/1)
杨奕却摇头:“应该是银鎏金的。”
银鎏金是古代的一种说法,也就是银镀金的意思。发簪本体应该是银子做的,但表面镀了一层金子。
这一点,从手感上看就能发现,并不是足金。然而,外表的一层,却分明就是金子,所以杨奕才会说是银鎏金。
在古代,这种做法也很普遍。他还知道,古代有一种发簪,就叫银鎏金凤簪。因为造型奇特优美,也颇有价值。
“鎏金?”王军拿过来一看,还真就是金子,但质量不对,也相信了杨奕的说法。
他也了解,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还一度非常流行。
“好像也叫发钗吧?”苗霏忽然问道。
王军摇头道:“不一样,两种东西。”
他就知道,很多人会将两者弄混淆,都是插头发用的,而且还都是古代就有的,所以大家容易弄在一起。
其实,发簪通常做成一股,而发钗则做成双股。另外在用途上也有一些区别。发钗的普及大约在西汉晚期,自此以后,它一直是中国妇女的主要头饰之一,直至今天,发钗在妇女的梳妆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发夹,就是由发钗演变而来的。
“发钗相对贵重一些,在古代也更受欢迎。”杨奕说道。
主要还是发钗的用法更多,实际用途更大,而且做得更加美观。
根据不同人的个性需求,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如果在发钗上装缀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并在花枝上垂以珠玉等饰物,这就成了另一种首饰,名为‘步摇’,因为插着这种首饰,走起路来,随着步履的颤动,钗上的珠玉会自然的摇曳。”王军补充道。
而杨奕手中这个发簪,也可以定义为步摇,但严格意义上讲,却也算不上。
“讲究还真多。”苗霏吐槽道。
苗霏更加关心的,还是这件发簪值不值钱的问题,有没有搬到拍卖会上的必要,能不能给拍卖会带来利润跟名气等等,这些才是她要考虑的。
“三五万的样子。”王军估算了一下说道。
得!不是不能放在拍卖会上,只是给拍卖会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小,真没有拍卖品,还可以考虑放进去充数。
“我们还是弄清楚这个笔筒吧!”苗霏只能将希望放在笔筒上面。
市场上一般木笔筒的成交价大约在200元至500元左右,一些清代的竹、漆笔筒的价格大约在4000元至1万元不等。不过,老笔筒中还有成交价过百万元的。
刚才,苗霏就利用空闲时间查了一下。在前几年,明末清初青花《婴戏图》大笔筒以121万元成交,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笔筒成交价高达110万元。
这些笔筒的高价成交,说明了以木质、竹质、玉质等雕刻为主的笔筒中,除了笔筒本身的质地,最重要的就是雕工。
显然,王军也对这个笔筒更加感兴趣。于是,他自告奋勇,不一会就从其他地方弄来了工具。
“挺快的呀!”苗霏也刮目相看。
“小事一桩!老弟,赶紧弄开看看,里面什么情况。”王军是个耐心不够强的人。
不想错过《鉴宝提醒:宝友,这物件可不兴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