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5章(1/2)
在见着鬼面将军的气势竟然这般骇人,始一出现,便将殿内的群臣都给震慑住了?
李渊也尤为激动!
他原本就不是安分的主儿,否则当年也不会在太原起兵了。
如今!
尽管已经年近六十,但这小老头觉得自个的身子骨还很硬朗,想要亲手打造一个盛世出来。
媲美隋文帝的开皇之治。
也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况且!
只要他在位一天、手中还握有大权,那么老大跟老二的争斗,也不可能会过分到哪儿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
李渊会对鬼面将军这般上心、也在一心栽培着,乃至是不惜拉下老脸,要亲手扶上位...
使其能够成为第三方势力,与太子跟秦王分庭抗礼!
这一些...
无非都为帝王心术:平衡之道。
老头子的心里边也已经有了决定:等收复西凉之后,就任命‘李易’为凉州的大都督。
不过,这名字还是让人颇为头疼的,得避一下讳(李奕),看来以后也有必要再重新赐字。
正在李渊陷入沉思的时候,宦官头子张斐手中拿着圣旨,朗声道:
“门下,天下之本!昔凉州...”
这是在宣旨!
上边的内容还挺长,大致为:
先回忆一下西凉被东戎人攻占的惨痛教训、骠骑大将军李奕战死沙场,又提了一下跟蛮子的仇恨。
韬光养晦、再伺机反攻...
罗里吧嗦一大堆!
其实!
在宣读圣旨的时候,开头那所谓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还是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立的。
而在大唐时期,圣旨一般由三省之中的门下省审核颁发,所以开头语多为‘门下’二字。
当然,也有其他开头。比如“朕绍膺骏命”等!
...
张内侍这一念,不知不觉就花了半柱香的功夫,这才再次将嗓音提了起来,语气一转:
“封!”
“护国大将军李易,为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
“授!旌节仪物,包括门旗二面、龙虎旌一面、节一支、麾枪二支、豹尾二支,共八件。”
“赐!兵符、天子佩剑...”
旌节,这是身份无比高贵的象征,乃至相当于一个国家的脸面。
节乃用金铜叶铸成;旗用九幅红绸制作,其上还装有涂金、形如木盘的铜龙头。
至于兵符,也就是虎符!有了它,才能调动兵马。
因为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为了避其名讳,这才改了个名字。
“喏!”
李奕也将鬼面具摘了下来,上前一步。
李渊一挥手,几个小太监的手中端着托盘,走了下去,站在了护国大将军的身后。
“谢陛下!”
嘶哑、低沉、杀意缭绕的嗓音响起,让好一些官员听着也是不由寒毛倒立,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爱卿劳苦功劳...”
李渊笑吟吟、又再客套了几句,李奕才退到了一边、一言不发,不过许多大臣望着他的目光...
已经颇为艳羡!
毕竟又是授予旌节、赏赐天子佩剑、信物什么的,都等于是在正儿八经的告诉所有人...
八个字:
便宜行事、如朕亲临!
这也就意味着鬼面将军、在西征的时候,能够行使一小部分大唐皇帝的权力,遇着不服管教、敢闹事的。
任凭处置!
这是何等之高的荣耀?
李元吉则是握紧了拳头,面目狰狞、额头上也是青筋直冒。
纵然很不服气,心里边也极为憋屈、窝囊,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他其实一直都没有想通:
明明是自个的老子,却偏偏一直向着外人!
“封!”
张斐那雄浑的声音又在大殿上响起。
“翼国公秦琼为征西副元帅,统...”
...
“封!”
“齐王李元吉为...”
...
“尉迟敬德...”
...
这一场拜帅点将,足足持续了大半个时辰,才算是完事儿,末了,张内侍方才念到了结尾。
“武德八年,三月初一。”
“中书令臣【李世民】宣!”
“中书侍郎臣...”
“中书舍人臣【颜师古】行!”
“侍中...”
......
“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武德八年,三月初三。”
随着最后一个字的落下,厚厚的圣旨总算是念完,李渊又勉励了一番,李奕才率领众将,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开局一支不死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