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6章(1/2)
此时的上元节还是很热闹的,平日里的宵禁这时候也取消了,不仅如此,朝中还给大臣们放了三天假呢!可谓是“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好一番繁华热闹的场景。
对于老百姓而言,今晚可就是一个释放自我的狂欢夜,不管是城里的百姓,还是城外的百姓,都不会错过今晚。
但对于京兆尹等衙门来说,今晚可就是一个忙碌的夜晚,他们忙着巡逻,忙着抓人、找人。
毕竟人多热闹了,那浑水摸摸鱼出现的小偷小摸出现不说,还有那私奔的小姐书生,也有不少。
当然,这些与叶书瑶可没多大关系,毕竟她不是官府里的人,家里也没有人在官府,自己需要注意的就是出去凑热闹时多多注意安全就是。
出门前,叶书瑶再次对大家强调:“出去玩我们就集中在一起,千万别走散了!安笙和雨刚都要由大人抱着,别自己走,拐子很多的,被拐走了找不回来的啊。”
大家都表示明白了之后,一家老少这才浩浩荡荡出了家门。
上元节出门看什么?那自然是看灯啊,上元节的灯会可是一年中这么多节日里最热闹、最盛大的。
苏锦行吃过晚饭后,便邀请母亲出门看灯会。
苏夫人给了儿子一个眼神,又摆摆手说:“母亲就不去凑热闹了,你们年轻人去好好玩。”
笑话,儿子都跟自己说有中意的人了,一个往年上元节从不出门看灯会,就怕那些姑娘趁着拥挤的人群投怀送抱的人,今年能这么主动的说要去看灯会,自己还去打扰?这不能行的啊,还等着抱孙子呢。
苏锦行一听母亲这话,也知道母亲的意思,反正自己本就是打算去偶遇叶书瑶的,嗯,也不能算偶遇吧,京城看灯的地方可不少,大海捞针显然不是自己的风格,勉强算得上是刻意为之的偶遇。
叶家人还没出门时,苏锦行便趁着夜色隐在了叶家这条巷子里。
叶家大门口挂着两个灯笼,看那样式,好像是自己做的,做得倒是挺用心的,不过灯笼上贴的剪纸看起来就显得稚嫩了些。
两扇大门还各贴了张倒着的福字,这是什么意思,苏锦行是没看懂,为什么要倒着贴呢?难道有什么寓意。
观言也不是很明白,少爷不是说出来看灯会的嘛,跑到这巷子里,哪里有灯?看什么灯?
等了没一会儿,那院子的大门就被打开,里面出来了一串人,有说有笑的,气氛可不是一般的好。仔细一看,领头那姑娘不就是初五那日在大佛寺亭子上见过的嘛!
所以少爷出来看灯是假,看人才是真的嘛!!!
观言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叶安笙和雨刚分别骑在徐五和秦正肩膀上,月光下,明显可以看到两人因激动而微红的小脸。
叶安笙还是第一次和姐姐出来看灯呢,听说上元节的灯会比去年中秋看的灯会还要热闹,等下到了灯街怕是觉得眼睛都不用。
这个时候的夜晚可还很凉快,姐弟俩头上都戴了雪帽,身上也裹着厚厚的披风,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暖和。
苏锦行看到叶书瑶他们走出来,又看到裹着这么严严实实,嘴角不自觉上扬,果然这女子就是怕冷,有必要穿这么多嘛,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披风都没披出来。
街上人可不少,怕是整个京城的人都出来了,所以叶家这回出门看灯,直接走过去,马车估计是行不通。
走了不到两刻钟,大家就来到离家最近的一条灯街,据说这也是京城里第二热闹的灯街,最热闹的还要属皇宫前面那条街,毕竟皇宫里的人也会站在城墙上从里面往外看。
整条灯街宛如一条蜿蜒的灯火游龙,叶书瑶他们就好像走在这条龙的背上。
一盏一盏点着灯的灯笼,简直把这条街都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为了融入这热闹的氛围,刚踏进灯街没多久,叶书瑶就给小包子买了个他喜欢的灯笼,小手提着灯笼开心不已。
走着走着,看到了猜灯谜的摊子,摊子前面可围了不少人,叶书瑶的第一想法就是这老板赚大了。
“姐姐,姐姐,安笙也想去猜灯谜,把灯笼送给姐姐。”叶安笙一眼就看中了那四面画有四大美人的八角灯笼,家里的银子都是姐姐赚的,自己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姐姐赚个灯笼。
“行吧,猜灯谜姐姐可不会的啊,你要自己努力哦。”自己那点学识,在家糊弄糊弄孩子还行,真要在这大庭广众下猜古谜语,还是不去丢这个脸。
终于挤进摊子里面,坐在秦正肩上的叶安笙,很轻松就看到了灯笼下挂着的谜语。
“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服不认人。”叶安笙读出那谜语。
“大叔,我猜出来啦!”叶安笙高兴举起手,朝着摊主说道。
“哦,这位小公子,这谜底是什么呀?”摊主满脸笑容。
“是绣花针。”
摊子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落魄贵女:带着包子写小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