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3章(1/2)
居庸关前匈奴大营,正中的单于大帐此时正觥筹交错,豪放的大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林胡王道:“单于,我们为何不攻入居庸关夺取中原,反而要和齐国结亲?”
正中上座上坐着的正是之前在济南和田英投壶的那个年轻人,也正是匈奴的第一位单于——虚连题单于。
只见这位23岁的年轻人笑道:“我们攻入居庸关,齐国必然大乱,到时候秦国就会趁机吞并齐国。而这之后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唯一的强大敌人——秦国。我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人数更是远远少于周人,就算攻入中原也守不住。
草原才是我们的家,只有在草原上我们才能依靠来去如风的骑兵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情况其实是中原永远处于战乱之中,任何一方为了讨好我们都只能以粮食、钱帛供养我们。中原也就会成为我们源源不断的粮仓、钱库,这岂不快哉?”
娄烦王道:“单于,那我们与齐国和亲后该怎么办?”
虚连题道:“如今云中和雁门这广袤的草原已经是我们的了,接下来我们只需要积蓄力量,而后先灭掉西边的大月氏。齐国此战之后必然会修养几年后继续攻打秦国,我们再趁机夺取东胡草原,把齐国人赶到山海关以内。到时候这北方广袤的土地就都归我们所有,麾下又拥有铁骑数十万,还不是想让中原人供奉多少东西就让他们交出多少东西?”
匈奴众王大笑道:“哈哈!大单于果然深谋远虑……”
虚连题确实雄才大略。但是他也太过低估了田地和齐国的实力和决意。话分两边,重新把视线拉回到济水关战场。
济水关由水泥青砖筑成,城高池深、坚固异常,白起自然不会去找这个晦气,他将所有兵力都用在了田单镇守的双层壁垒上。这木质的壁垒比起砖砌水泥的城墙可是脆弱多了。
白起和司马错内外夹击,猛攻十几里长的田单壁垒。这十几里也因此变成了人间地狱、活生生的绞肉机。
如今鏖战已经历时一月有余,秦军潮水一般不断向壁垒发动攻击,壁垒好几处地方数次被攻破又被夺回。田单甚至都几次亲自披挂上阵,手持武器率领士兵们浴血奋战堵住缺口。这场关系到两国存亡的战役无比惨烈,十几里的壁垒外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这壁垒也并不是看上去那么脆弱,壁垒内被栅栏划分成了无数分段,好似船舶的水密隔舱。即使一段被攻破,齐军也能有时间集结兵力将其夺回。
壁垒北侧是黄河码头,船舶日夜不断的从码头运走伤员、尸体,运来补给和新的士兵。为了缓解田单的压力,周围驻防的齐军轮流轮换到壁垒中,以保持壁垒内的战力不衰。齐军的骑兵也不断进入包围圈骚扰秦军或者攻击包围圈外的司马错大军。
齐军将士们更是因田英的牺牲而士气高涨、越战越勇。“为了齐国,为了公主”成为了鼓舞士气的口号。
一个月以来包围圈中的秦军将士口粮早已吃完,他们只得吃战死的马匹、洞中的老鼠、天上的飞鸟。他们甚至不得不冒着被蓬莱营战船上弓箭手射杀的风险到黄河岸边捕鱼、取水。
秦军的尸体不得掩埋,于是污染了包围圈中的水源,秦军中的痢疾等疫情不断蔓延。秦军的士气和战力正在不断下降。他们目前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白起的后手,然而被围困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后手已经因田英的牺牲而不复存在。
这个消息田地命人严格保密。过早曝光的话,战力依旧顽强的秦军就真的成了至于死地的亡命之徒。他们很有可能孤注一掷与司马错里应外合破围而去。与其如此,不如让秦军就这样在此流尽最后一滴血、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到时候消息曝光,他们想的就不会是突围而是——投降。
鏖战持续三个月之后,田地下达总攻的命令,他决定不再留手。他将所有铁骑二十万集中起来,配发早已库存多年的马鞍、马镫。
接手马鞍、马镫试用了一下之后,骑兵们无不欣喜若狂,都感觉如虎添翼一般。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齐鲁大地的时候,司马错军团再次对壁垒发起了进攻。然而就在壁垒前的战斗刚刚打响的时候,黑压压的齐国骑兵军团犹如黑色的狂潮,迎着朝阳从西面汹涌的从秦军背后冲杀而来。
司马错连忙命令秦军骑兵阻挡齐军,并且组织步兵准备防御。然而人的平均输出能量是100瓦,没有马鞍、马镫的骑兵输出能量约为350瓦左右,而有马鞍、马镫的骑兵输出能量则为750瓦左右(也就是一马力)。
因此,秦军骑兵在齐军骑兵面前突然就变得不堪一击。秦军骑兵的迅速崩溃再次给秦军步兵的士气造成了重击,面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齐军骑兵的骑墙冲锋,秦军步兵的眼中满是恐惧。
然而司马错不愧为沙场老将,秦军也不愧是虎狼之师。面对骑兵的冲锋,秦军在溃退数道防线后竟然在最后一道阵线前硬生生扛住了齐军铁骑。静止的骑兵失去了冲击力和速度的优势,转瞬间就会沦为步兵大戟士的屠杀对象。
就在这千钧一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齐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