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辽宁省葫芦岛市(1/2)
辽宁省辖地级市,别称筝岛,旧称锦西,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辽宁省西部沿海,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依山傍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东与锦州市为邻,西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毗连,南临渤海湾,北与朝阳市接壤,总面积1.04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5月,全市辖3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6]截至2022年末,葫芦岛市户籍人口270.3万人。[36]
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葫芦岛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渤海翼港口城市[27],是中国东北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与渤海沿岸其他城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海上运输主要有葫芦岛港和绥中港,是东北及内蒙东部最近的出海口,近海海域盛产海产品,西部山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钼、锌、金、石灰石等储量较大。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著名的有宁远古城、九门口水上长城、碣石秦汉遗址群等。葫芦岛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是中国国际泳装文化博览会等活动的常驻举办城市,曾协办第十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2][8]
2022年,葫芦岛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3%。
葫芦岛市原名锦西市,锦西市设置虽晚,但历史悠久。
从市境发掘的文物、遗址、遗物证实:远在数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据1982年5月在境内南票区暖池塘镇北一带出土的恐龙化石鉴别证明,距今已有一亿五千年历史。1921年6月瑞典地质学家特生博士对境内南票区沙锅屯二里媳妇山东坡天然洞穴中发掘的人骨、石器、骨器、彩陶片鉴别,认为遗物为距今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晚期的人类遗物,其中红胎黑彩陶皿与河南仰韶村出土的彩陶同属于一种文化类型,而长颈瓶陶片又与甘肃出土的同类同期文物相同。绥中县绥中镇龙王山和区寺儿堡镇北出土的古墓等,都证明本境属“红山文化”,是古代南下辽西的一种文化类型,是古代人群部落沿北向南延伸的整体。
从有历史纪年起到1991年止,本境共经历18个朝代或时期2831年,在全部历史中统治时间最长的是汉代,为426年,最短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仅为2年。本境全部纪年的各朝代、各时期统治的基本顺序是:十二诸侯(周、春、秋)365年,战国254年,秦16年,汉(含西东汉)426年,三国纪45年,晋(含西东晋十六国)154年,南北朝169年,隋29年,唐289年,五代十国53年,宋、辽金319年,元89年,明276年,清267年,民国0年,伪满洲国14年,国民党统治时期2年,解放至今。解放初,除建昌属热河省外,其余均属辽西省。[4]
葫芦岛地区在春秋时期属燕国领地,山戎部族在此居住。战国后期,燕国打败山戎部族,在北方设置五郡,今绥中、兴城等地属辽西郡,建昌西北属右北平郡。
秦统一后,废分封制,立郡县制,绥中县、兴城市、连山区等地属辽西郡。西汉时期,仍保留郡县制。东汉时期,汉武帝永初元年(107年),设立辽东属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属辽东属国的昌辽县(今河北昌黎)和徒河县(今锦州),建昌一带被乌桓人占据。在白狼山之战后,乌桓败亡,曹操在此处设置为昌黎郡。
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大部分地区属昌黎郡。隋朝初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实行郡县制。大部分地区属柳城郡柳城县(今朝阳)。
契丹会同元年(938年),契丹国改国号为辽,葫芦岛地区归其统治。[5]
锦西设县治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称江家屯抚民厅治所置于江家屯(今连山区钢屯镇)后于大同元年(1932年)迁至连山。
1954年8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全境绥中、兴城、锦西属辽宁省,建昌属热河省。
1956年2月,锦西、兴城、绥中属辽宁省锦州专署,建昌属朝阳专署。
1956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建立辽宁省锦葫市筹备委员会。9月11日,正式成立辽宁省锦西市,设立锦西、杨家杖子和马杖房三个市辖区。
1957年6月,撤销锦西市的建制。
1961年3月,原锦西县马杖房镇划归锦州市领导并改设锦西区。
1966年,锦西、兴城、绥中属锦州市领导,建昌县属朝阳市领导。
1969年12月,锦西区划回锦西领导,改锦西区为马杖房镇。[4]
1985年4月,锦西县改为锦西市(县级)。
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归辽宁省管辖。实行市管县的领导体制,将原锦州市管辖的锦西市(县级)、兴城市(县级)、绥中县、南票区、葫芦岛区和朝阳市管辖的建昌县划归锦西市领导。根据新的区划撤销原锦西市(县级),改称连山区。
19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及中国地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