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中国河北省(1/2)
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石家庄,位于北纬36°05′-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环抱首都北京市,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省、河南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1][2]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共有49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91个县、6个自治县。[3]截至2022年末,河北省常住人口为7420万人。[128]
河北省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海岸线长487公里,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148]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又被称为燕赵之地,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行业和产品在中国居重要地位。河北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1][2]
2022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2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古称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河北为幽州。《禹贡》亦为冀州。《周礼·职方》曰幽州。
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今邢台市),经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至南庚迁奄,约130多年。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召公之子于燕国,封周公之子于邢国,河北成为燕、邢之地。
春秋时期,河北省北部属于燕国,南部属于中山国、赵国和魏国、西北部属代国。邯郸和邢台曾是赵国都城。
秦始皇时,属巨鹿郡、邯郸郡、恒山郡、齐郡、济北郡、上谷郡、代郡、渔阳郡、右北平郡的地域。
西汉时,河北属幽州、冀州、并州小部分,幽州治所在蓟(今北京市),冀州治广川国(今河北冀州市旧城),并州则治晋阳(今山西太原)。东汉时属幽州、冀州。三国时属幽州、冀州。
西晋时,属幽州、冀州、司州部分,幽州治涿(今北京市),冀治房子(今石家庄市高邑县)。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北燕、南燕占领。南北朝时期先后属北魏、东魏、北齐、北周。
隋代时,属冀州。辖武阳郡(大名)、清河郡(清河)、武安郡(永年)、恒山郡(正定)、河间郡(河间)、上谷郡(易县)、北平郡(卢龙)、信都郡(冀县)、襄国郡(邢台)、赵郡(赵县)、博陵郡(定州)等。
唐代时,属河北道、河东道小部分,河北道幽州范阳郡(北京)、沧州景城郡(沧县)、冀州信都郡(冀州)、瀛州河间郡(河间)、定州博陵郡(定州)、邢州钜鹿郡(邢台)、莫州文安郡(任丘)、易州上谷郡(易县)、深州饶阳郡(深州)、妫州妫川郡(怀来)、魏州魏郡(大名)、恒州常山郡(正定)、贝州清河郡(清河)、洺州广平郡(永年)、平州北平郡(卢龙)、赵州赵郡(赵县)等,河东道蔚州安边郡(蔚县)。
五代后晋时,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辽国。周世宗复三关,与契丹以白沟河为界。
北宋时,南部属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北部属于辽国南京道、西京道东部、中京道西部。河北东路辖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三府;十一州:沧州、冀州、博州、棣州、莫州、雄州、霸州、德州、滨州、恩州,清州;河北西路辖真定府(正定),中山府(定州),信德府(邢台),庆源府(赵县)四府。州九:相州,浚州,怀州,卫州,洺州,深州,磁州,祁州,保州。
金朝时,属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完颜亮定都于燕(今北京市)改置中都等路。
蒙古,初置燕京路。至元四年,定都于燕京,改大都路,置中书省。元代河北为中央直属的中书省。河北地区辖有保定路(清苑)、真定路(正定)、顺德路(邢台)、广平路(永年)、大名路(大名)、河间路(河间)、永平路(卢龙)、大都路(北京)、上都路南部、兴和路南部、大宁路部分等。
明属北直隶、山西小部分、鞑靼小部分,仍属中央直辖,天津开始设县。北直隶辖顺天府(大兴、宛平)、永平府(卢龙)、大名府(大名)、顺德府(邢台)、广平府(永年)、保定府(清苑)、真定府(正定)、河间府(河间)、宣化府(宣化)等。
清代属直隶省,辖顺天府(大兴、宛平)、顺德府(邢台)、广平府(永年)、保定府(清苑)、正定府(正定)、天津府(天津)、河间府(河间)、承德府(承德)、大名府(大名)、永平府(卢龙)、宣化府(宣化)等。直隶省省会在保定。清雍正八年(1730年)起,直隶总督驻保定府(今保定市),现存有当时的直隶总督署。
中华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及中国地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