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节 初中(1/2)
进入了高中确实是个分水岭,董晨林是以他们初中第5名的身份考入五中的。但高一这次单元考,原来在初中比他份数还高的4名同学反而没有他的总分高。不得不说,确实也有厉害的,如这个班前三名,这次考试仍是前三名,并且总分远远高于其他同学,就是在全校来说也都在前10名,是不是他们太强了点?
张蕾的成绩属于班级中游,这次是35名,她语文、英语和化学不错。就是数学和物理还有点差,因此整天都在补这2门课程。
而董晨林相对来说语文基础还是有点落后,有时候,他都要拿张蕾的作业来核对,甚至抄一下。
五中招收7个镇学生,除了本镇沙河镇外,还有土山镇、神堂镇、珍河镇、东宋镇、柞山镇,夏海镇。学生虽然都是一个县级市的,但还有一些发音差别的,如神堂镇、东宋镇的学生通常发硬偏软,缺字母H,如shi的音,都要发si的音。后鼻音的字也发前鼻音。他们镇的位置也靠近莱乐市区,文化风俗很像,地方口音偏轻。
而董晨林是土山镇,张蕾是沙河镇的,他们2个镇是相邻的,离县城偏远,文化风俗也很接近。就像董晨林出生的村到土山镇上是4公里,到沙河镇也是4公司,但他的村缺偏偏属于土山镇管辖。但重点高中五中却设立在沙河镇。
由于发音、地方文化都很接近,董晨林和张蕾交流就很自然,没有一点障碍。当同学们聊天时,免不了都要吐槽或夸一下自己学校。当课间休息时,特别是下午上完第三节,休息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大约有30分钟。也正是大家难得放松一下的时刻,经常会聊聊天。偶偶张蕾和李秋琚会一起回头和董晨林、杨俊民展开一下4天聊天模式。
这次来自东宋的杨俊民就忍不住吐槽道:“我们东宋初中也真是奇葩,明显离着一中更近便,硬被分来到五中。”
“要说近我们神堂离一中更近!”,李秋琚插话说道。
“那你怎么来五中了?”杨军民反问。
“要你管!”李秋琚回驳。
“我们班长邵峰,就是我们东宋的,厉害吧?”杨俊民转开话题,骄傲的说。
“那这次年纪第一还是我们神堂的呢!”李秋琚又到怼道。
董晨林和张蕾看他们争锋相对,互不相让,不禁相视一笑。
杨俊民看说不过李秋琚,然后又转换风向,对向张蕾,说:“还是你们本镇人好,听说中考录取分数比其他镇低10分,是吧?”
张蕾眉头皱了一下,说道:“这,我也不太清楚。”
“真的呢。全校高一学生有520人,一共7个镇,平均每个镇74个人,可你们沙河一个镇就有150多人。”
“你怎么知道的?”董晨林好奇的问。
“我有小道消息,千真万确的,怎么说还是要优惠本镇呀。”杨俊民回答道。
“也许是沙河镇学生都普遍学习好呢?”董晨林接着说。
“那也不可能差距这么大,就像清华大学,招收学生肯定首先优惠北京人一样。”杨俊民说。
“照你这么说,这种可能确实很大。不过我们反正都考进来了,也没必要计较这些了。”李秋琚插话说道。
“可怜我初中同桌,离录取分数线就差了3分,就要去读普通4中了。”杨俊民一边说,一遍夸张的用手抹了一下眼睛,以表示难过。
“普通高中不是3中吗?”董晨林说道。
“你是莱清市的学生吗?”杨俊民诧异道:“我们市有9个普通高中呀!”
这时班主任进来了,他们的谈话也到此结束,都端正做好,开始听老师的唠叨了。
下午结束,吃完晚饭,董晨林回到了教室,张蕾已经在座位上做作业了。董晨林也拿出数学练习册,刚准备写。张蕾突然回过头来,盯着他小声的说:“我回家问我爸,还真像杨俊民说的那样,我们镇上的学生有户籍加分的,不过不包括镇下设村的学生。”
“你还在在意他说的那些话呀?”
“那你怎么想?”
“想什么?”
“就是像我们本镇上的学生有中考加分呀!”
“这有什么,也不是我们所决定的。”
“可是............”
“什么?”
“那你对像我们镇学生,通过加分进来的没意见?”
“那有什么?该进来的自然进来,不能进来的加分也进不来,这也许就是命运,不是我们所能强求的。”董晨林随口说道。他的性格本也就这样随性。如果当初他没考上五中,自然也会乐意接收命运,很高兴的去读三中的。
听了他的话,张蕾眼睛睁的大大的,盯着他,一直看到眼睛深处,想读懂他说的是否真心话。但渐渐的,她看到他的眼神里,不但仍包涵着纯真,还有一份深邃的包容。确认是他的真心话。她的心似乎也融化了,感觉越想了解这个大男孩。她也是从小到大,第一次总是在意一个男孩的想法和心意。而那个男孩就在她的面前。而他的回答总会让她很愉悦。
“你总盯着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风路青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