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五章 结婚(三)(1/3)
1.拒绝马前泼水
钟声敲过了五点,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天已经放亮,随着喇叭的滴滴声,一辆红色轿车停在了香莲娘新宅的门口,香莲要从这里上车去婆家。
折腾了一晚,没有休息的香莲娘加上连日来的劳累,哈欠连连的热情招呼着司机屋里喝酒吃饭再走。
中等个,身体结实的,也是复员军人的司机,不算白皙却很英俊的脸膛露出洁白的牙齿笑着:“不了,婶子,我在家吃过了,你们收拾一下,准备好了我们就走,还有六十里路程要赶,送下妹子我就回去上班,就不忙活婶了,您去忙吧,嫁女儿这么隆重的事情,婶子也够操心受累的啦!”
“是啊,这不一夜没合眼啊!”香莲娘哈欠连连,一脸倦容的说:“不过,伺候师傅您吃顿饭还是应该的。”香莲娘跟司机客气着。
一再谦让拗不过香莲娘的司机只好跟着香莲的娘进了屋里,香莲的堂哥接着:“师傅,您请屋里坐,咱们吃点饭,也给她们点时间,看看我婶还有啥没交代的。嫁女儿路又远,毕竟都是女人,话多,就让她们唠唠吧。”司机笑着跟堂哥里屋去了。
这边香莲的娘给香莲准备上车的包袱,里边装着给新郎穿的新鞋,恰恰少了披在身上的红棉袄,一对新人入洞房又大又圆的喜火烧。这个包袱交给陪嫁去的伴娘。还有给公婆的新鞋,装在另一个包袱里也是有伴娘带着。
还有交给红莲手里的红包,解放初期人们娶亲时用的是推车,因为左右不对称而找个小男孩坐在另一边找平衡的,也就是现在成为花童的小男孩和女孩,而这个红包就是给陪香莲去婆家的小孩的。(这些传统的习俗祈福人们至今人们保留沿用)
香莲穿上了肥大的嫁衣,本来可以穿着漂亮的毛裙,可惜九月的早晨天已是凉凉的,明显的屋面的瓦上结了一层白白的霜,被寒冷倒逼的香莲只能,里面穿了红色的毛衣,外边套了肥大的呢子嫁衣穿在身上。反倒把瘦小的香莲,衬托的臃肿而有点“高大上”的滑稽。
本是要离开母亲,从此婆家谋生存,这本是一生事关幸福苦痛的重大别离,一般都是泪别母亲。
然而香莲经过一晚的折腾,看着自己肥大的嫁衣,想着继续在自己母亲的身边一辈子的生活,却一反传统泪别,当一切收拾停当,娇羞的脸瑕绽放了微红的光彩,居然对着香莲爹娘裂开嘴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以至于笑出了声。
谁知道这一笑,笑出了千古惆怅;谁知道这一笑,背地里那泪流两行啊!谁知道这一笑,笑尽了天下荒唐的人啊!
“都准备好了吗?香莲,呵呵。”随着这爽朗的笑声,香莲的前大舅母也来了。
看着香莲就要启程,前大舅母拉着香莲的手殷殷嘱托:“香莲,记住啊,路上不要说话,不要停车,停车不要下车啊!下车的时候低低头,不要让自己的头碰着车门啊!”
香莲知道前大舅母是个论阴阳的人,“谢谢舅母的提醒,香莲记下了。”
“香莲娘啊,昨晚她和陈世美俩人月老面前的合婚“银子”拿了吗?”前大舅母又转身去关切的问香莲的娘。
香莲娘想起昨晚的一夜折腾啥事也没办,也办不成。懊恼地说:“没啊,嫂子,等她去婆家她婆家拿去吧,昨晚忙了一晚都忘了。”
香莲前大舅母“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忘了啊?打催妆的来了吗?”
“还没呢,都快六点了,刚好我们还没准备妥当。”香莲娘有些着急但不能露出声色。
“哦,待会领亲的陈世美来了,就让他和司机坐在一起,香莲在后边别跟他坐一起。”香莲娘和香莲也不懂得这里边啥意思,就都一一点头答应着。
“待会走的时候,记着,泼一盆水在车前,‘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两人白头到老一辈子'。记得说上这套话。”香莲的前大舅母仔细的嘱托着香莲的母亲。
“嫂子你就看着咱家香莲上车再走吧,帮我记着点,免得我毛毛草草的又忘了。”香莲的娘一夜没合眼,前大舅母哪里知道啊,晕乎乎的香莲娘早已听得东南西北,忙的焦头烂额。
“不了,她三姑,我就是过来看看香莲,香莲还年轻,有些规矩她知道了好。”既是香莲的大舅母,又是香莲的保媒人。自然说话有分量。
“打催妆的也许快到了,我出去顺便瞅瞅。”香莲的前大舅母婉转的拒绝了香莲娘让她留下来的要求。
香莲的前大舅母刚到家,打催妆的就来了,香莲的二大伯哥挎了个大圜子,里面是催着新人上车的彩礼,香莲的娘接过这个包袱盖着的大圜子,在僻静的屋里打开一看,一条不到三斤的鲤鱼,三斤肉。
底下还放了一个一百二十元的红包。这就是香莲娘养了二十五年以后搭上房子,白送上女儿,还要替陈家照看儿子,成了陈家媳妇,自己的出嫁女儿的最后一次,除了上次订婚,那一次的一百二,这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收到亲家的彩礼了。
“香莲,娘养你这么大还得给你公爹养着儿子,一辈子一回,就赚你公爹这点寒酸东西了。”香莲娘一整晚到现在就没一点觉得嫁女儿的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当代陈世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