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章 中古时期的伊朗、阿拉伯以及中亚(10/11)
持独立。反对阿拉伯统治的栗特人很多迁居到费尔干纳。平吉干特的统治者也曾集结一万多人起来反抗,后来被阿拉伯军队在忽毡包围,被迫投降。男人遭到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分配给阿拉伯军士作奴隶。
阿拉伯帝国原规定接受伊斯兰教的农民免除人头税,但当许多特农民成为穆斯林之后,阿拉伯统治者又以武力迫使他们纳
税。728 年,粟特人举行大规模起义,整个费尔干纳地区都掀起反 况
抗斗争。许多封建主乘机混入起义队伍,很多游牧的突厥部落也与粟特人联合。但起义者很难抵抗阿拉伯的优势兵力,粟特人和突厥人的联军在坚持十年之后,于737年失败。力图保持自己财产和特权的大封建主,又与阿拉伯贵族勾结,接受伊斯兰教。
747年在呼罗珊爆发的阿布·穆苏里姆起义,有许多中亚农民 班长 接班
和手工业者参加。阿拔斯利用了这次起义推翻倭马亚朝,自立为哈里发。新的王朝在中亚依旧实行高压的外族统治,迫害曾被利
用的起义者,杀死其领袖穆苏里姆。不久,中亚塔什干国王为唐将 道
高仙芝所俘,其子与阿拉伯联合,欲攻安西。751年,唐朝进兵恒逻斯河附近,被阿拉伯军击败。以后唐因安史之乱,无力远顾,退
道
出中亚。于是阿拉伯在中亚的统治势力更其扩大和加强了。
776-783年,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发生了粟特农民起义,反抗阿拔斯朝的统治者和本地的大封建主。起义的领袖是哈希姆·伊本·哈金,他参加过阿布·穆苏里姆起义,并被监禁了十五年。从监狱逃出后,他立即到河中地区组织斗争,宣称自己是神的化身,凡人不能忍受他脸上的光芒,因此经常用绿布蒙面,时称“蒙面者”。起义群众夺取本地封建主和阿拉伯贵族的土地,自行分配,并且占领许多城市和堡寨,逼近撒马尔罕城下。山区游牧的突厥部落支持起义农民,封建主及其武装则支持阿拉伯贵族。经过长期顽强的斗争,这次农民起义也失败了。
806-810年,亚各族又发生一次反抗阿拉伯统治的斗争。他们攻占撒马尔罕,杀死总督,然后席卷从花刺子模直到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突厥和其他游牧民族也参加进来。哈里发马门派兵镇压,同时以特权和土地为钓饵,收买动摇变节分子。反抗阿拉伯的力量渐趋分化瓦解,最后遭到失败。
阿拉伯统治的解体和中亚各王朝的建立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中亚地区,封建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9、10世纪时,大部分土地,首先是农村公社的土地变为国有,其中一部分转到阿拉伯贵族的手中,还有一部分仍为当地封建主德赫干所有。从前农村公社的农民变为封建依附农民。
9世纪后期,阿拉伯帝国日趋分裂。塔吉克人的萨曼王朝(874-999年)推翻阿拉伯在中亚的统治,占领布哈拉,统一河中地区。伊思迈尔统治时期(892-907年),萨曼朝的版图北达咸海,南至印度河上游,东至阿姆河与锡尔河上游,西迄里海,成为中亚最强大的国家。10世纪时,萨曼的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统治者依靠突厥部落的军队,建立集权专制。军队由佣兵和奴隶混合编成,受突厥军官指挥。突厥军官获得很多领地,形成一个特殊的封建主阶层。首都布哈拉和撒马尔罕、莫夫等,不但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和东西各国都有很活跃的贸易关系。
萨曼朝的学术也很昌盛。宫廷中有许多诗人、学者,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写作。布哈拉的王家图书馆藏有各种著作的写本。萨曼王朝著名诗人菲尔多西(934-1021年),以三十多年的时间写成有名的诗篇<列王记》,用史诗的形式叙述神话中伊朗英雄的动人故事和伊朗各族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11世纪前期,中亚的著名学者还有阿维森纳和阿比鲁尼。阿维森纳(980-1037年)是塔吉克人。他的医学和哲学著作代表中古阿拉伯学术的成就,在伊斯兰国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阿比鲁尼(973-1048年)是一个渊博的学者,曾经提出关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假说。他对天文的观察和关于经纬线的概念,都较希腊人为准确。
10世纪末,萨曼王朝走向衰落。它受到各突厥部落和伽色尼的马穆德联合攻击,终于灭亡。
伊朗东部呼罗珊地方在9世纪后期处于波斯萨法尔王朝(867-908年)的统治之下。萨法尔王朝力图向东占领河中地区,但在900年为萨曼朝伊思迈尔的军队所败。呼罗珊、塞斯坦、塔拔里斯坦(里海南岸,一名马赞德兰)等大部分领土并入萨曼的版图。
10 世纪后期,萨曼朝呼罗珊总督突厥人阿尔普特勤在今阿富汗建立伽色尼王朝(962-1186年)。马穆德在位时期(998-1030年),曾多次侵犯印度,用掠夺来的大量财富把伽色尼改建为辉煌壮丽的城市。伽色尼朝版图除阿富汗以外,还包括伊朗东部、花刺子模和中亚南部、印度北部。伽色尼是一个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封建国家。马穆德实行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