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章 十到十五世纪的东南欧诸国(1/5)
第一节;匈牙利
匈牙利国家的建立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原属芬兰一乌格尔种的匈牙利人,从南俄草原西迁到多瑙河中游和提索河流域,共有七个游牧部落,一百零八个氏族。其中马札尔部落最强,因此匈牙利人也称为马札尔人。由中亚西迁的匈奴人后代,也是匈牙利人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札尔部落酋长阿尔帕德率领匈牙利人到达班诺尼亚平原。他们在906年摧毁了斯拉夫人的大摩拉维亚国,并对德国进行多次侵袭。955年,他们在奥格斯堡附近被奥托一世所击败。此后停止了掠夺性的活动,很快就过渡到定居的农业生活。
匈牙利人的氏族制度在不断的迁徙中逐渐解体。许多自由的村社农民丧失了土地,依附于正在形成中的封建贵族。在阶级分化和封建关系形成的基础上,阿尔帕德的后裔盖萨一世(972--997年)开始统一匈牙利各部落,建立国家,自号大公。他的儿子斯提芬一世(997-1038年)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约于公元1000年加冕称王。从此部落分散的局面结束,斯洛伐克也被并入版图。斯提芬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把全国分为四十州,以家臣任州牧,执掌司法、军事、财政等权力。在盖萨一世时期,基督教已传入匈牙利。斯提芬更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设立两个大主教区和八个主教区。教会获得广大土地,向人民征课什一税,地位大为增强,成为王权的支柱。
封建关系的确立在弗拉底斯拉夫一世(1077-1095年)和科罗曼(1095-1116年)统治时期,匈牙利的领土大为扩张。东面兼并特兰斯瓦尼亚,西南占领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并从威尼斯人手中夺取达尔马提亚。在扩张战争中,军事贵族的势力大增。他们不但拥有国王所赐予的土地,而且兼并农民的土地。破产的农民逐渐和固着在土地上的奴隶混合,形成农奴阶级。13世纪时,多瑙河和提索河平原建立起无数的骑士领地和教俗封建主的庄园,地方州牧也把管辖的地区变为世袭领地。封建的土地关系在各地都形成起来。农民虽发动多次反农奴化的斗争,但都遭到失败。到11世纪末,匈牙利的封建制度已经臻于巩固。
随着封建化的完成,大领主对国王的独立地位加强了。13世纪时,匈牙利实际上已经分裂为不受国王管辖的许多封建领地。当国王安德烈二世(1205-1235年)在第五次十字军东侵中失利之后,大贵族利用国王需要他们支持镇压农民运动的时机,于1222年强迫国王颁布“黄金诏书”。诏书确认封地为贵族世袭财产,豁免贵族和教会捐税,保证贵族人身不受侵犯,土地和官职不得授予犹太人和其他外国人。由全体贵族组成的议会,规定每年召开;如国王违背诺言,贵族有权用武力强制国王遵守。黄金诏书是匈牙利封建贵族势力强大的明显标志。
匈牙利的封建分裂局面利于外族的入侵。1241年,蒙古军在拔都统率下侵入匈牙利,虽然为时短暂,但破坏极大。德国人的势力从11世纪起就已侵入匈牙利,13世纪后期更加强移民,逐步控制了匈牙利的城市和矿产。
14至15世纪的匈牙利13-14世纪之交,匈牙利农业生产率增长,采矿业、手工业、国内外贸易以及城市都大有发展。匈牙利和德国、奥地利、捷克、意大利、波兰、俄罗斯之间的商业繁盛起来,贵金属、葡萄酒和其他农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不但加速农村的社会分化,也引起封建主对农民剥削的加强。大贵族的势力仍然强大。
1301年,阿尔帕德王朝告终。经过短期的纷争后,南意大利的安茹王朝以女系亲属关系取得匈牙利王位。安茹王朝的查理一世(1308-1342年)和路易(1342-1382年)依靠城市和小贵族的支持,实行军事改革,压抑大贵族,加强了王权。根据1351年路易所颁布的法令,仅贵族有权占有土地,限制把土地转给非贵族出身的人。农民对领主的劳役和实物负担都有增加,他们不能自由迁移,并受领主法庭的管辖。路易的法令巩固了贵族的地位,贵族则支持安茹王朝的对外政策。1370年,路易取得波兰的王位,并一度侵入塞尔维亚,夷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为藩属。安茹统治下的匈牙利,成为包括许多斯拉夫民族土地的大国,在土地关系上深受西欧封建制的影响。
路易死后,国外领地迅速分裂。1387年,匈牙利王位转入卢森堡的西吉斯孟德之手。西吉斯孟德于1410年被选为德国皇帝1436年兼捷克国王,因此不能集中力量统治匈牙利,大贵族强大如故。土耳其在此期间已经侵入巴尔干,西吉斯孟德于1396 年率领德、匈、捷、保、瓦拉几亚和英、法等国的骑士联军反击,在尼科堡战役中大败。从此土耳其的威胁就更加迫近匈牙利。到15世纪30年代,贵族雅诺什·洪雅迪募农民为兵,组成军队,才屡次战败土耳其。1458年,洪雅迪之子马提亚·科尔温(1458-1490年)被贵族拥为国王,继续和土耳其进行多次战争。科尔温依靠中小贵族和城市支持,加强国力,在国外夺占不少土地。但是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