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章 十到十五世纪的东南欧诸国(3/5)
1437-1438年,在特兰斯瓦尼亚爆发的农民战争异常激烈,因为当地的农民受到匈牙利统治者和本国封建主的双重压迫,教会的勒索也极其苛重。参加起义的,除特兰斯瓦尼亚本地农民外,还有匈牙利的农民。起义者得到城市手工业者的支持,占领特兰斯瓦尼亚的首府克罗什城。封建主为取得喘息,不得不同意农民的要求,确定税额,承认农民有迁移权利,并赦免起义者。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与匈牙利以及德国的封建主成立同盟,于1438年镇压了起义。
1440-1442年间,摩尔达维亚的农民也掀起了大规模的起义。在士兵出身的领袖穆赫的领导下,农民军达十万人。起义者胜利地向北推移,扩大到加利支地区。罗马尼亚贵族得到波兰贵族以及条顿骑士团的援助,最后镇压了起义。
反土耳其斗争14世纪中叶,土耳其统治者侵入巴尔干半岛之后,罗马尼亚便成为他们进一步的侵略目标。瓦拉几亚大公老米尔查(1386一1418年)对内加强统治,对外与匈牙利、波兰建立同盟,共同反对土耳其的入侵。1389年科索沃战役,老米尔查支援塞尔维亚人失败,土耳其的军队进抵瓦拉几亚边境。1394年,老米尔查的军队与土耳其军发生激战,因有匈牙利的援助才将占领瓦拉儿亚的土耳其军驱逐出境。但为时不人,欧洲各国反土耳其的联军于1396年败绩,瓦拉几亚终于被迫向奥斯曼苏丹称臣纳贡。
摩尔达维亚也对土耳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领导斗争的是斯提芬大公(1457-1504年),曾几次获得胜利。但是因为力量过于悬殊,虽胜利而不能持久,又无其他国家的支援,斯提芬终不得不承认为土耳其的附庸。
第三节;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人反抗拜占廷统治的斗争第一保加利亚王国于1018年被拜占廷征服,沦为它的一个行省。拜占廷的统治非常残酷,不但原有的赋税照旧征收,而且增加新税。过去的实物税改为货币税,农民的农产品必须按规定以低价售与政府。官吏贪黩成风,驻军就地征发粮秣,加上对佩彻涅格人、波洛伏齐人和匈牙利人的战争,保加利亚人民处境日益困苦。封建主为保全自己的特权,和拜占廷统治者共同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拜占廷实行强制的同化政策,推行希腊语文,禁止学校中教学斯拉夫语。
保加利亚人民展开多次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1040-1041年,西部爆发彼得·迪尔占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反对货币地租,一部分反对外族统治的小贵族也参加。起义波及的地区很广,几乎包括整个巴尔干半岛的西南部,一部分拜占廷农民也起来响应。拜占廷政府全力镇压,起义失败。1071-1073年,另一次起义在西部爆发,领袖是贵族乔治·伏依特赫。这次起义规模很大,斗争十分激烈。拜占廷依靠德国人和诺曼人雇佣军,把起义镇压下去。在反抗拜占廷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中,波高美尔派的信徒起了积极作用。他们不仅参加起义,而且还领导了某些地区的起义。1078-1079年索非亚爆发的起义,就是由波高美尔派领导的。历次人民起义削弱了拜占廷在保加利亚的统治。
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的建立和封建关系的发展1185年,保加利亚北部又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反抗拜占廷增加新税。出身于第诺伐中等贵族的彼得和阿森兄弟,是这次起义的领导者。由于广大农民和市民的积极参加,拜占廷受内乱的牵制,起义者经过两年的斗争,终于摆脱拜占廷统治,建立了第二保加利亚王国。
第二保加利亚王国初期,王权很不巩固,最初的国王阿森(1187-1196年)和卡洛扬(1197-1207年)都被封建贵族所杀。但国家的独立给保加利亚经济发展以有力的推动。13世纪时,许多行政中心的城堡都变为工商业中心的城市。手工业中金属加工业最为兴盛,纺织、制帽、制鞋等业也获得发展。国内出现了定期市集,对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商人经常将粮食、蜂蜡、皮革等运往君士坦丁堡和西欧诸国。农村的发展虽不如城市显著,但是三圃制已经盛行,粮产增加,养蜂业、葡萄种植业和畜牧业也都有发展。
封建的土地制度巩固了起来。国王、贵族和寺院的领地遍及全国。封建贵族的世袭领地称为“巴什提纳”,军事采邑称为“普洛尼”。但到13、14世纪,这两种领地的区别几乎消失,军事采邑也可以世袭。领主从国王获得领地内的行政和司法权力,农民受领主的直接统治。
大部分农民已经农奴化。农奴称为“巴立克”,他们失掉离开土地的自由,对领主负担贡赋、徭役和其他义务。“奥特罗克”是比巴立克处境还坏的农奴,大多是奴隶出身,必须世世代代履行标志人身依附的劳役。农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保持自由身分,称为“巴兴尼克”。他们可以自由迁徙,但无权处理自己的份地,并须向国家纳税。
13世纪前期,第二保加利亚王国强盛起来。伊凡·阿森二世(1218-1241年)利用外交形势来加强自己的地位,有时和拉丁帝国结盟,反对拜占廷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