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五章 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前期的奥斯曼帝国和伊朗(3/6)
得的特惠权利,又妨碍了本国工商业的发展。
从塞里姆二世统治时期(1566--1574年)起,帝国军事外交就屡屡失败。1569年,土耳其军队进攻伏尔加河口上的阿斯特拉罕,为俄罗斯所创。1571年,海军又在勒颁多败于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1578至1590年在与伊朗的战争中,土耳其虽然占有高加索的一部分地区,但斗争并未因此结束。1602至1618年,战争再起,土耳其被迫放弃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以后二十年间,两国战争仍时有发生,但已不能改变这一结局。对伊朗的战争影响帝国在欧洲的地位。到1606年,土耳其与奥地利缔结吉特瓦一托洛克条约,不得不承认匈牙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与之地位同等,停止年贡。1645至1669年在和威尼斯的长期战争中,土耳其虽据有克里特,但已不能制止威尼斯舰队出入黑海了。
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日益激化。16世纪70和80年代后,帝国境内农民起义和民族独立斗争不断爆发。1591年,迪亚巴克尔的农民由于反抗追逼欠赋,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从1592到1599年,在埃尔祖鲁姆、巴格达、克尔曼和小亚细亚等地,都发生起义。1599年,安那托里亚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民的普遍不满汇为一股强大的起义洪流,反对封建压榨和官僚税吏的横暴。小采邑领有者利用农民起义的形势,乘机反对兼并他们土地的官廷官僚贵族和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卡拉·雅兹易吉集结约二、三万起义的农民和牧民,在1600年占领凯塞里城,自立为苏丹。人民起义军与官军斗争了五年(1599-1603年),后来因混入起义的封建主背叛,遭到苏丹的残酷镇压。
1608年,詹普拉德·奥格鲁领导叙利亚和西亚人民用进行争取独立的斗争。他宣布脱离奥斯曼,并劝说地中海国家共同反对土耳其,与托斯坎尼大公缔结条约。苏丹政府采取极残酷的手段实行镇压,传说杀戮达十万人。与此同时,在欧洲,主要是巴尔干地区,在东方和北非,都发生过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奥斯曼帝国以沉重打击。
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也不稳定。巴格达、埃尔祖鲁姆、鲁美利亚等地的大封建贵族先后抗命,反对帝国政府。近卫军则参与官廷的阴谋政变和封建贵族各集团间的斗争,往往拥立或废黜苏丹。1622年,苏丹奥斯曼二世被杀,一年后穆斯塔发一世又被推翻,都有近卫军参与其事。
盘装到17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矛盾重重,内外交迫,越来越走向衰落。
16 至17世纪初的土耳其文化土耳其的科学、文学和艺术是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伊斯兰教寺院附设的学校,为统治阶级培养不少神学家和官吏,有些人成为学者和诗人。
16世纪是土耳其古典诗歌最发达的时期。颂歌和抒情诗很流行,其体裁受波斯诗歌的很大影响。17世纪流行的讽刺作品,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诗人维西《对伊斯坦布尔的规劝》和《梦》等诗篇,反映当时风尚的堕落。涅菲在所作讽刺诗中无情揭露苏丹和贵族的罪恶,因此被迫害而死。这一时期还出现一些历史著作。16世纪后期的史学家萨阿德·阿尔丁父子著有多卷的奥斯曼帝国通史,书名《历史之皇冠》。哈易·哈利菲(1609-1657年)也写了关于世界历史的著作,并编了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和中亚各国著作的目录。
土耳其的建筑多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传统建筑形式为基础,多数著名的清真寺是在16世纪修建的。苏丹以清真寺和宫殿等建筑炫示其统治的威力,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建造。很多建筑富丽雄伟,其中最有名的是伊斯坦布尔的苏里曼清真寺。
第二节; 伊朗
萨非王朝的建立14世纪70年代在中亚兴起的帖木儿帝国到15世纪初便分裂。伊朗东部呼罗珊一带和中亚地区仍归帖木儿的后裔统治,他们经常内讧。伊朗西部和阿塞拜疆一带,则属于土库曼游牧部落贵族所建立的两个王朝。黑羊朝即卡拉科雍鲁(1378-1468年),起初领有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一部分,以后约于15世纪初独立,并征服格鲁吉亚、法尔斯和克尔曼诸地,1468年为白羊朝所灭。白羊朝即阿克科雍鲁,于1378年从帖木儿得到亚美尼亚的一部分和美索不达米亚作为封地,后来取代帖木儿朝在伊朗的统治,又合并黑羊朝的领土,版图大为扩张。
在帖木儿王朝和土库曼游牧贵族分别统治东西伊朗时,阿塞拜疆的阿达比尔地区兴起了伊朗人的萨非王朝(1502-1722年)。萨非家族利用土库曼统治者的内讧和人民对外族统治的不满,逐渐扩张领土,在15世纪后期强大起来,开始与白羊朝争夺阿塞拜疆。伊朗小封建主不满土库曼游牧贵族的统治,商人希望结束内战,也都支持萨非家族。1502年,萨非的伊思迈尔依靠突厥部落的兵力,两次击溃白羊朝的军队,占领阿塞拜疆南部、伊朗中部和西部,白羊朝灭亡。伊思迈尔自立为伊朗国王(1502-1524年),以大不里斯为首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