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 去县城还人情(二)(1/1)
孙夫人想了想,也对。能去南洋,单是船的花费就不是常人能担得起的。家里肯定是万万贯家财的。
“那好。我们去醉仙楼吃饭,大家都再认识认识。”
“谢谢孙老夫人。”
“谢谢孙奶奶。”
大家上了马车,到了醉仙楼。上到二楼的包厢。一杯茶的功夫,银楼的赵管事、杂货铺的赵掌柜、县衙的赵县承和张铺头都来了。
孙夫人一一给大家做了引荐。“这个丫头,是我的干孙女。睿儿明年要参加乡试,我这次离开,下来几年都不再回来。在这里大家都相互照应着。”
“孙夫人放心,您对我们赵家恩情我们没齿难忘,睿儿又是您一直照管。您的孙女就是我们亲妹妹。”赵县丞首先应话。
“孙夫人,没有秦二将军就没有我们张家。您只需管好赵公子,这里不用担心。”张铺头拍着胸脯说。
“小丫头,在南阳镇有事去找张家杂货店、张家布庄的掌柜的,镇里最大的粮食铺是我小弟媳妇家的,我小弟在里面管账,我小弟媳妇的爹是南阳镇的镇长。”
孙小雅咋咋舌,关系网这个东西,从古到今,一样的。
这也是为何古代对家族很看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体合作才能做大做强。
孙小雅再次拿出了珍珠耳钉,送给了赵县吏和张捕头。
吃饭准备离开时,醉仙楼的掌柜的又拿了好多的吃食,送给了孙小雅的爷爷。“孙夫人吩咐的,以后有需要也可以来醉仙楼找我,醉仙楼和安仁堂医馆是秦老将军家的。”
回到了“安仁堂”药铺,伯母和三哥的药已经包好了。半个月的药和看诊费,只收了一两银子。
孙小雅就让伙计把掌柜的叫了出来。
“感谢掌柜的。我们知道您是看在孙夫人的面上,只象征性的收了诊费。”
“掌柜的,人常说:亲兄弟明算账。我们以后要细水长流。滟滟不久长,淡淡长流水。”
“您用心给我伯母和三哥看病,我们照常给您诊费和药费就好。”
掌柜的进了后院,一会儿出来。“姑娘明理了。你伯母和你哥的病根不好去掉,但只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度劳累,身体好了病就不会犯,这些药吃完后不用再来。”
“谢谢您,需再补多少药费?”
“那您再补3两五钱银子。”
大伯迅速的拿出了银子,再三感谢后拿着药坐上了骡车。
来时就说了要买布做冬衣和棉布,就去了布庄。问了价格,孙小雅心里有了底,反正谁的都是买,何不去南阳镇上张铺头弟弟家买。于是对爷爷说了她的想法,大家都赞成。
爷爷准备明天带着大伯和爹爹去东湾村里正家,于是又去买了糕点,孙小雅让爷爷多买点,她也想吃这种原生态的时代的糕点。结果就买了10包,买了3斤肉,明天给里正送去。
孙小雅想起了在“赵家杂货铺”里看到的瓶子,于是让伯母进去问多少钱一只,伯母进去后回来说,掌柜的说是给胭脂水粉铺进的货,这9个瓶子因为没上好上色,有些不匀称,所以成本价卖,每个6文钱。
孙小雅进了店内,给家里挑了一些大的瓷盘,2个洗菜盆,一把筷子,给爷爷买了一个小茶壶,一个大的茶壶,带着6个茶杯,然后拿起了架子上的小瓷瓶。
赵掌柜的笑眯眯的说“小丫啊,那小瓷瓶不用给钱,你拿去玩,能放几块糖。”
“赵伯伯,我们以后要亲兄弟明算账,要不然我家就不来您这买东西了。”
“哈哈哈,真是个明理的丫头啊,刚才药堂的小伙计来给孙夫人和睿儿说了,孙夫人就已经给所有人吩咐了,该收你们多少钱,就收多少钱。”
正说着,后院赵睿走了出来。看着黑廋的小丫头,除了一双灵秀的眼睛灵动活泼,没有特别之处啊,为何奶奶说这丫头不同常人,他没看出来啊。
孙小雅这次认真的看了赵睿,16岁的少年,身姿颀长,衣容华贵,面容平静,在经历了那场生死后,一切已经不显于色。看起来谦谦君子样,但绝对是个黑芝麻芯的。并且这个人一看就是学过功夫的。
“哎,百人百命啊,也就比二哥大了4岁,已经是秀才了。有当将军的外祖,当王妃的姨母,又是千里地里一根苗,重点保护对象。前途不可限量啊,要抱住这个大腿。”
“赵公子,你已经是秀才了。明年乡试一定能高中。感谢孙奶奶和桓王妃的照顾,我二哥和三哥也能去村里的私塾上学了。”
“那就去买笔墨,纸刚开始不用买太好的。我陪你去买?”
“不用了,谢谢。我们下次去镇上买。赵公子这次回去几时回来?”
“3.4年后回来。”
“好的,我们等着赵公子当状元。”
孙小雅在心里大大的鄙视自己,33岁的老妇女在这搭讪少年。
“哎,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些家人,累死宝宝了。”
不想错过《重生,只为修功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