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1章 制定基本民生政策(1/2)
城中以前由通府、通判、经历、教授等民事官职,统一由林楚这个民政官统辖,原来这些衙门中的小吏,在经过审核之后,只保留了很少的几个人。
根据李伯笠的要求,每个衙门都平均不到一个,全部换上了新提拔的人。
林楚的民政官下面,还有税收,建设,户籍,土地等部门,负责具体的执行行政命令。
其中教育,医疗和警察系统,从民政中单独列出,不属于林楚管辖,独立对李伯笠负责。
视频会议是在城里的府衙召开的,安东卫这边的林楚和戌亥02,沂水县的梁乙,白驹和戌亥01.
“会议的主题就是指挥官提出的养老体系的建立,此事需要大家拿出具体的执行方法。
次级议题就是民生政策在沂水县和安东卫两地执行的问题。”戌亥02先开始发言,毕竟是他发起的会议。
“本朝洪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已经设置了很多的惠民措施,这些机构现在大多已经名存实亡了,比如社学和卫学。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另起炉灶,直接重新启用本朝设置的机构就行。”
梁乙听完戌亥02的介绍后,第一个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各位可能不知道这些措施,在这里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咳!
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民生: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病有其医,居有其屋。
设立养济院,凡是没有子女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都可以进入养济院居住。
百姓家中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除一人的劳役。
重设漏泽园,也就是公墓,漏泽园于北宋时期建立,起初是为了避免疫病传播,到了本朝得到完善和发展。成为免费的公墓制度,帮助百姓妥善安葬亲人。
设置惠民药局,凡是没钱看病的百姓都能前去惠民药局看病抓药。
推出了公屋政策,其在应天府郊外进行了试点,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给他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不过没有推行开,这项制度也就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二是教育,分为社学和卫学。
社学,规定全国府、州、县每五十户要设社学一所,用于招收八到十五岁的民间儿童入学。儿童入学后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必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另外还要讲习社会之礼。
本朝学校分为三级,中央国子监、府(州)县学和市镇乡村民间社学,还在健康运行的也就是县学和国子监,民间的社学体系,差不多已经崩坏了,还在运行的只剩十之一二。
卫学,是专门面向军户的,分为都司、行都司、卫所三级,卫学肄业之后,也能正常参加科举。
本朝前首相据说就是卫学出身,所以本朝的官员中卫学出身的官员,也占据了不小的势力,不过……哈哈,他们好像没有为自己的军户出身做啥贡献,跟其他文人一样,十分鄙视军户。”
梁乙说完之后,让大家消化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在沂水县施行的政策就是重新启动了针对军户的卫学,由白驹老先生负责,具体细节等会儿让白驹老先生介绍。
最后我介绍一下民生福利的事情,概括起来就是保证收购价,保证销售价。
这两种价格关系着百姓能不能赚到钱,能不能买得起,所以至关重要。
当然了,我们不是对所有商品一样的策略,这些只针对粮食、布匹、食盐、糖、普通茶叶等基本民生物资。这些基本民生物资都是在各个卫所出售,直接走的是军需的名义,在社会上引起的影响还很小。
至于丝绸、瓷器、饰品等非必需品就没有设置价格限制,但是我们征税比例很高,也就是奢侈品税。哈哈,当然了,现在我们还没有开始征税,也就没有让那些商户们感到有什么区别。
对了,崔家峪兵营骑兵都尉刘念祖的做法,大家可以学习一下,他给社会上的一些零散小商贩一点利润,让他们帮忙收购其他地方的基本物资,然后刘都尉保证他们一成左右的利润。
这些收购来的物资,在按照咱们得收购价入账,刘都尉也能拿到一到两成的利润。
次从刘都尉施行此法之后,我们每个月购入的丝、麻、面、粮、等物资增长了三成左右,这还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相信以后得成果会更大。
哈哈……各位,我们中的首富很快就是刘都尉了。”
对于刘念祖所做的事情,没过半个月,就被军中内部稽查发现了,然后报给戌亥17——随军指导员,然后整个戌亥小队就知道了,李伯笠也知道了。
“这有什么问题?”李伯笠瞪着一双纯洁透亮的大眼睛问道。
“这样会让我们的军纪败坏,让他们都堕落下去,跟那些消亡在历史上的封建军队没有区别!”戌亥02解释道。
“那就换一批呗!”李伯笠摆摆手,十分不以为然的样子,就好像是说,工具不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