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家长太扎精了(1/1)
“晚上有时间约个饭吗?”苏承诺发微信给我。
自从上次放了苏承诺鸽子,我也好多天没有见到她了。
“不约。”我回复她,“我们班上两个孩子发生了点矛盾,其中一个孩子受伤了,我今天要约谈他们的家长。”
“没事,我也得加会儿班,你忙好了给我信息我去接你。我妈自己在家炸了点鸡枞菌让我给你送过去。”
这个季节正是各种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时候。每年的这个时候昆明人总是习惯炸一些菌子,或送人或放在冰箱冷藏起来慢慢享用。菌子,这大自然的馈赠,带给人们无尽的美味。而在昆明,人们更是懂得如何将这份美味发挥到极致。炸菌子,也是昆明人的一种情感的寄托。
我跟苏承诺走进一家野生菌火锅店里,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完菜不大一会儿,服务员将冒着热气的食物端上来之后,放下计时器就去忙了。
不记得什么时候在网站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说野生菌一定要在云南吃,因为抢救更有经验。虽然有调侃的成分在里面,但确实每年这个时候因为吃野生菌而导致中毒抢救的也不在少数。也就有了后来很流行的那首“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所以,在昆明的野生菌火锅店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老板一般不会先给客人筷子。这也是为了确保客人在食用火锅时不会因为筷子的误用而造成食物中毒或交叉污染。
“工作上的事情处理好了吗?”苏承诺问我。
“说起这事我就烦。明明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但被打的那个孩子家长非要说这是校园欺凌,说的话别提有多难听了。唉,”我叹了口气接着说“被打那孩子的家长不依不饶的,非嚷嚷着要让学校处理打人的孩子。”
“打的很严重吗?”
“有点轻微的骨裂。”我回答她,“我看了当天的监控,说是打架,其实就是俩孩子课间在一起闹着玩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将另一个孩子推倒在地上了,倒下的时候他用胳膊挡了一下,所以才会有点严重。推人这孩子我最清楚了,除了调皮一些,但是却是个好孩子。反而是被打那孩子,唉,简直一言难尽。”
“那孩子家长也太扎精了。”苏承诺说。(云南话“扎精”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心眼小、小气、吃不得亏、动不动就生气、斤斤计较。或者说一个人难伺候,可以用作动词或形容词。)
“你知道吗?最让我觉得生气的是,被打那孩子的家长还诋毁我之所以不肯处理打人的孩子,是因为收了那家人的好处。”我生气地说。
“真是太过分了!”苏承诺听我说完也生气了“我的三观都要被这家人震碎了!”
“那后来怎么处理的?”苏承诺好奇地问我。
“能怎么处理啊,”我喝了口水“我已经尽我最大的努力去调解了,她还要继续闹下去的话就只能走程序了。针对这件事我已经形成文字,向学校递交了书面报告,具体的处置方案应该会在下周出来。”
苏承诺摇了摇头说:“这孩子以后还要跟班上的老师和同学们相处好几年的,他家里这么闹,也不知道家长咋想的!”
我点头附和道:“这孩子其实是个好孩子,只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所以说,孩子身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一定就是家庭的问题。”
苏承诺点点头,对我的话表示认可:“所以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太重要了!”
苏承诺的这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一个人的性格、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大多源自于他的原生家庭。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一个人。
不想错过《豫北往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