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找上门来了(1/2)
时间:2021年
地点:京州大学校门口
此时,京州大学的历史系和哲学系两大院系都严阵以待,他们都在等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个传承。
下午1点,他们等了一上午的人,终于出现,上去就是一阵握手寒暄,说着场面话。
来的是一位30多岁的中年人,穿着一丝不苟的西装,带着圆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但又觉得内藏傲气。
说完场面话,便领着中年人走向了历史系的办公室。
“戴院长以及其他几位,首先很感谢你们的热情欢迎。
我在这儿想必因为什么,各位都知道,所以废话就不多说了,让那位禘郊教授出来见一下吧”
戴院长一看,风风火火,这是专门来找事的呀。
“朱先生客气了,您能来我们学校也是我们的荣幸,但禘教授这会儿正在给学生讲课,恐怕有些不方便相见,不如改天约个时间,大家都相互认识一下可好?”
姓朱的中年人并没有在意戴院长的说辞,自顾自的开口:
“既然如此,那就烦请戴院长带路,我亲自去看看你们口中无所不能的禘郊教授到底是何许人也?”
说完便直接站起身,等待着戴院长的行动。
戴院长没办法,只能领着他前往禘郊的讲课教室,心中暗暗说:禘教授,来者不善,你可要准备好啊。
此时,历史专业和哲学专业的学生合并到一个大的阶梯教室,听着禘郊讲课,他讲课的内容刚好也讲到了宋明两代的文化发展。
“在我们华夏的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王朝。但主要还是分为两类:
第一类,以汉人主导的王朝;
第二类,以少数民族主导的王朝”
“说到以汉人主导的王朝,除去汉朝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唐宋明三代。
而其中宋朝和明朝一直被拿来对比。
宋朝和明朝的中间隔着元朝,这也成为了相互对比的导火索”
“宋朝这一时期,重文轻武,儒学复兴,政治较为清明,文化发展迅速。历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这是目前的历史学家对于宋朝一个很高的评价。而其中,儒学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文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各位同学十分熟悉的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程颢和朱熹所提出来的理学观念的合称。他们对于儒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发扬,首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格物致知。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运动,将它研究透了,找到其根源,掌握本质,就能不被迷惑。”
“程朱理学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性,一个是理。
所谓性,程朱理学的思想中认为,人都具有自己的本性、天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人类带着善良的基因,只是被后天的一些红尘俗事所干扰埋没。
所以要发掘和修养性,就需要阅读儒家经典,需要通过诚信、孝悌、礼仪、正直等道德标准来实现。”
“还有一个就是理。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客观存在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他们称之为理,也就是事物的根本所在。
程朱理学从宋朝一直延续明朝,直到阳明心学的兴起,才打破了百余年来人们心中对于程朱理学的信仰和推崇。”
“各位同学相信在中学时期学历史的时候,其中有一句最著名的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但对于最后三个字,相信有不少同学都误会。灭人欲是指灭其欲望,断绝人性吗?
非也非也,相反,这个灭字并不是消除,而是平衡融合,也就是天理和人欲合二为一,称为天人合一。
当人欲和天理相合的时候,人就是理,理就是人,根据前面对于理性的解释,当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每个人就都是圣人了,世界就会没有那么多的饥荒灾祸,富贵贫贱,也就是所谓的世界大同。”
说到这里,禘郊缓了一口气,而台下的同学们也是一脸的思考。本来想着喝口水,但是在教室的某一处,却想起一道不和的声音:
“那么我想问问禘教授,你是怎么评价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呢?”
此话一出,全场的同学齐齐向后看,却发现背后不知在什么时候站满了学院的众多的教授和一些领导层,而最后一排的位置坐着戴院长和几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以及一个不知名的中年人。
禘郊表示,总有人密谋想害朕,想喝口水都有人打岔。
禘郊没有理会,自顾自的拿起水杯喝了两口,放下水杯后,目光缓缓的看向后面。
“不知道阁下有何贵干?是来专门听我课的吗?”
姓朱的中年人站起身,一步步走向讲台的禘郊,戴院长和其他人只能在后面跟着。
走到讲台附近,中年人微微鞠了一躬,对着禘郊说:
“禘教授刚刚讲的很好,刚刚的鞠躬算是对您的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这个人来自过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