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子丘(1/2)
(转场)
时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
地点:鲁国某葬礼现场
一个面部圆润,眉心有点凹陷,发际线有点后移,头发也有点白(其实胡子也有点白,至于其他地方还没看过),鼻子有点大,眼睛一单一双,嘴也有点大,仔细看,嘴角也是一上一下,耳朵有点长,而且还稍微有点驼背的中年人(看起来其实挺像老年人),正在主持他一个朋友的葬礼。
“伯阳这气势不错呀,如果不驼背,那就更好了”
一个带着杂草编织的帽子,麻布裹身,身材修长的年轻人正对着中心位置的主持人评价道。
过了大半天,这繁琐该死的仪式才算完成了一半。早上日出就开始了,等到下午太阳已经偏斜,停下的主要原因是肚子饿了。
趁着吃饭的时间,葬礼上的那名主持人跑到年轻人的身前,说到:
“原来是你小子,我说怎么感觉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我,刚刚我在那里主持葬礼,帅不帅?”
年轻人无语,随即说道;
“一把年纪了,就不要再想年轻人的事了”
中年人一听,有点不甘,说:
“对对对,就你是年轻人,活了比我也不知道大了多少岁数的年轻人”
年轻人表示,当初认识的时候,这个人明明看起来很乖,很敦厚,但是现在为什么说话是这个样子?总喜欢怼人,他都有点怼不过。
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问:
“伯阳啊,你对生死怎么看?”
被称作伯阳的中年人愣了一愣,随后问道:
“你要死了吗?”
年轻人看了他一眼,然后又搂住他的肩膀,对他说:
“来,你看那里,那边那个人是今天葬礼的辅助,就是那个佩戴比他腿还长的剑的那个人,都说鲁国民风淳朴,那看起来也不像啊”
“咱俩打个赌,等葬礼结束后,他会来找你,问你问题,如果你回答不上来,那把剑就给你了”
伯阳看着那个人,又跟年轻人说: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年轻人表示,那我能骗你吗,咱俩多少年的交情了。
终于,葬礼持续了一天一夜后落下了帷幕。一天下午,伯阳和年轻人并肩走在河边。
“伯阳,你说这条河从哪里来的”
“不知道,要想知道,就只能逆流而上”
“如果找到了源头,发现没有自己期望的那样,怎么办”
“那不就表明事物的无形无性嘛”
“嘿,你小子……”
两人相互大笑。
年轻人又说:
“你看,果然来了”
中年人望去,那个大汉正站在河边,身后有几个随行。
走了过去,问他有何事?
大汉说:
“在下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见过两位先生。”
两人也是向他回礼说:
“原来是子丘,不知有何贵干?”
子丘说:
“我听闻周王朝的守藏室史到此经过,博古通今,晓礼明德,遂生学徒之心,今日在此等候,向您请教”
伯阳一听,乐了,问他说:
“你怎么知道我就是你要找的人呢?”
子丘说:
“您旁边这位虽然年轻俊朗,有君子之风,但相比于您,我更觉得您才是我要找的人”
伯阳随即大笑,旁边的年轻人却不乐意了:
“那你可曾想到,有可能我的学问比他还高?”
子丘犹豫了一下,说:
“从心而来,从心而归”
这下,年轻人和伯阳都开始笑了,但也随之答应了他的请求。
年轻人提议,就先在这黄河边上请教如何?
众人都同意。
子丘首先问年轻人:
“刚刚没有仔细看,此时发现这位先生,好像见过面”
年轻人笑道:
“确实见过,是在洛阳”
子丘询问:
“敢问先生,是何姓名?”
年轻人说:
“我的名字有很多,单以你来说,我名李耳”
伯阳也看向年轻人,这个名字不是他给我取得吗,还被他自己嫌弃不好听,怎么现在还被你拿走开小号去了?这不就很容易让人误会吗!
子丘连忙回应:
“原来是李耳先生,受教了”
“那这位………”
年轻人率先开口:
“他呀,无名无姓,不过你看他一脸老样,就叫他老聃吧”
子丘随即俯身行礼,然后开口说:
“请问老聃先生,您是怎么看待如今的周王室呢?”
老聃开口说:
“万物自然,生生不息。新旧交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这个人来自过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