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大明(1/2)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都平江。
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朱元璋发布檄文声讨张士诚。
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朱元璋,平江成为孤城。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之战。
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
吴王府
“永忠啊,记住了,我选择派你去迎接小明王,这代表我信任你,途中不可有丝毫差错,否则你就以死谢罪”
廖永忠回答到:
“王上放心,卑职定当尽心竭力,安全护送小明王”
朱元璋脸上带着笑意,但眼神中藏着一丝杀机。
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廖永忠被两个人找到,单独密谈。
“刘先生这话是何意?难道王上还会害我?”
廖永忠在房间内,对着刘基和一个年轻人说道。
刘基笑了笑,看向眼前的年轻人,而年轻人也会意,开口说:
“你尊敬你们王上吗?”
廖永忠立刻回答当然。
年轻人又问:
“你想让你们王上成为天下的英雄,统一四方吗?”
廖永忠也是立刻回答说:
“当然,王上神勇无比,自当成为这个天下的主人。”
年轻人这个时候笑了笑,说:
“可是如果你去把小明王接到这里来,这里就有两个王了,你们该听谁的?”
廖永忠此时突然顿住,不知如何回答。
年轻人对着刘基眨了眨眼,然后刘基开口说:
“其实,我会一点望气之术,能够模糊的看见每个人的气数命运。
吴王有帝王命数,但小明王也有,他们相见便是双龙斗争,两败俱伤,再严重一点,他们其中肯定有一方是要死的,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个?”
廖永忠听到话后,先是一惊,而后开始沉思。
过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小明王那个人我不清楚,也不知道他如果当了皇帝,会将天下变成什么样子,但是我相信我们吴王!”
此话一出,算是回答。
之后,廖永忠接送小明王渡江,但船底突然漏洞进水,小明王惊呼,廖永忠不为所惧,而是淡淡说道:
“小明…………韩林儿,慌什么,有人想让你死,做手下的自然要帮老大完成心愿”
小明王吓懵,听不懂他的话,随后廖永忠哈哈大笑,直接拿起一坛酒喝了起来。
最终,护送小明王的船只沉于江中,尸骨无存。
接着就是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为历法,而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吴元年。
但也就是在那一年,朱元璋对手下这个青田先生刘基起了戒备。
平江之战开始时,朱元璋筑墙围城,并造有三层的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还设襄阳炮日夜轰击。城内一片恐慌,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
张士诚反复无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仍不忘享乐,坐在银椅上饮酒,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结果桃子还没到口,恰好一炮打来,脑袋被打得粉碎。
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都被张士诚拒绝。张士诚死守平江,粮尽后,以老鼠、枯草为食。
箭尽后,以屋瓦为弹。
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失败被俘后,自缢而死,东吴灭亡。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后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攻福建。同年,方国珍投降。
吴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
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
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
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这个人来自过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