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章 起兵伐袁玄德遇奇人(1/1)
公元196年,汉建安元年,曹操破黄巾余党于兖州,收钱粮兵士无数,实力大增。
彼时国贼董卓已死,其余党李傕、郭汜劫持献帝已久。忽一日李傕、郭汜自起争端,引兵相向。献帝得董承、杨奉护卫逃至洛阳。曹操闻之大喜,遣大军击退李、郭,迎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自此军势更盛。
大事既定,曹操聚众谋士商议,曰:“前番吕布被我所败,逃至徐州,依附刘备。今刘备守徐州,吕布屯小沛,互为犄角,诸公以为如何?”谋士荀彧谏曰:“吕布,世之猛虎;刘备,世之豪杰。此二人共据徐州,假以时日,必成大患。不若以驱虎吞狼之计,令刘、吕二人内乱 。”操曰:“愿闻其详。”荀彧道:“主公可先以天子诏书,令刘备起兵攻袁术,刘备必然从命。袁术势大,急切之间不可下。刘备出兵日久,徐州空虚,吕布必生异心,徐州必乱,则大事可成矣。”操大喜,遂依计而行。
且说此时任徐州牧者,姓刘、名备,字玄德,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刘备素有大志,胸怀天下,常以扶汉救世为己任。时逢乱世,贼党四起,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起兵伐贼。破黄巾、抗董卓、斩华雄、战吕布,威震天下,自此世人皆知刘、关、张三人之名。
话说刘备因得朝廷授封徐州牧,刚欲上表奏谢天子,忽闻天使又至,云袁术有不臣之心,陛下诏命刘备出兵讨之。刘备领命,乃命三弟张飞守徐州,亲点大军,与二弟关羽领兵往袁术据地淮南进发。
是夜,大军刚离徐州,忽闻帐外有人求见。刘备奇之,命来人入帐。只见一浓眉大眼、身形高大之青年,佩剑而入,拱手拜见。时关羽在侧,见来人其貌不俗、威风凛凛、龙行虎步、颇有大将之风,又不知其来意,遂握紧佩剑,以防不测。刘备问曰:“足下何人?”来人曰:“某乃淮阴人士,姓辛、名涵。今闻将军起兵欲伐袁术,有一要事须说与将军,故来相见。”备问曰:“何事?”辛涵曰:“将军可知此乃曹操驱虎吞狼之计否?”备不露声色,问道:“何为驱虎吞狼之计?”辛涵答曰:“曹操恐将军与吕布共据徐州,假以时日必成大患,故假天子之诏,命将军讨伐袁术;将军率大军出征,则徐州空虚。吕布又是无信无义之人,必趁机攻打徐州,则将军失之根本,若何?”刘备沉吟片刻,曰:“以足下之意,备当如何?”辛涵曰:“某闻日前朝廷授命将军为徐州牧时,还有一封密信,命将军攻杀吕布,但将军不但不从,还将此信视之与吕布,以求两军修好,可有此事?”备略惊,笑道:“足下所知倒是甚多。”辛涵亦笑道:“行军打仗,若不知各路消息,则如同目不能视、耳不能闻,如何取胜?”刘备闻言,知辛涵必非凡人,遂肃然起敬,曰:“前番密信,乃曹操私书,备尚可不从。今日之诏,虽知亦曹操之计,但毕竟王命不可违,备不得不从。”又起身拱手曰:“备如今进退两难,该如何行事,还望足下赐教。”
辛涵见刘备问得郑重,亦收起笑容,问道:“此时守徐州之人,乃三将军张飞张翼德否?”备曰:“然。”辛涵又道:“三将军勇则勇耳,但一来好酒,二来暴躁,三来不肯听人谏言,命其守徐州,恐有所失。”关羽闻言不悦,刚欲发作,刘备以眼色止之。辛涵只作不知,继续道:“何不令关将军守之?”备曰:“吾早晚要与云长商议军机之事。”辛涵笑道:“有一智谋之士,就在徐州,将军何不招其相助,随军商讨,共伐袁术?”备曰:“何人?”辛涵道:“陈宫,陈公台。”关羽失笑道:“小子谬之大矣,陈宫乃吕布谋士,目前尚在小沛,岂肯随我军出征。”刘备亦道:“足下之意,莫非以陈宫为质,留我军中,令吕布不敢妄动乎?”辛涵摇头道:“非也,吕布乃无信无义之辈,岂肯为一陈宫而弃暴利于不取。”备曰:“若非足下可说其助我攻袁乎?”辛涵又摇头道:“非也,陈宫最是信义之人,得知将军率大军出征、徐州空虚,必设计助吕布取徐州,又怎肯助将军破袁术?”关羽闻言怒道:“这又不是,那又不是,小子意欲戏耍我等乎?”言罢拔剑欲砍辛涵,刘备拉住关羽,谓辛涵道:“足下到底何意,还请详细道来。”
不知辛涵说出什么计较,且听下回分解。
不想错过《穿越三国之淮阴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