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3章(1/1)
时不时的查看,用手摸,用脚踩,用榔头敲。
有时候还拌些沙子,装在四方盒子里。
还放在烧热水的灶间,用旧棉絮包起来,不让任何人碰。
如果院里哪个丫鬟问起,她就说在外面看来的,做着玩。
但不许她们告诉别人,清明腹诽:
“任我这嘴巴再大,也不好告诉别人,少夫人喜欢玩石头泥巴。
又不能烧出个瓷器金银啥的!”
等水泥试验成功了,赵西漫也在浦城安顿好了。
黄之桐借着看望赵西漫的机会,请求赵西屏帮忙,她想开一个窑场,
“浦城的窑场并不多,大家用的石灰或青砖,多是商人从固州倒卖过来,价格比在固州高上将近三成。
冯夫人的山头在固州地界,但是离浦江很近,走水路运到浦城就近多了。
在浦城开窑场烧制石灰,最多价格比固州贵一成。”
赵西屏却是比她冷静的:
“我初来乍到,自是不能给你下批文,开一个私人的窑子。
这样吧,我寻一处废弃的官窑,租赁给你们。
如果你们烧成了,上头我也好说话。
如果不成,也赔不了多少银子。”
可是他提醒黄之桐,他能帮解决场地和衙门的问题,但烧窑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首先开采山石,要固州官府衙门批复,要请人开采,还有运输。
黄之桐虽不说胸有成竹,但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开采不是问题,冯家可以出面拿到衙门批复。
祝家需要营生。
实在不行我就买别人的。”
这些都是用银子可以解决的,最难的是水泥面世后。
有没有人敢使用是个问题,如何去推广它?
没个几年的功夫,恐怕难出结果。
“杜主事没和你们一道过来?”
黄之桐问道,那可是她的第一个客户,也是推广大使啊。
赵西屏答道:“戒律寺的路二月里才完工,工部里还有其他一些事情,可能还要一些时日。”
赵西屏年纪轻轻外调做了州府的同知,老父亲自然要鼎力相助。
浦江从西边高原而来,在浦城南边绕了个弯,
有一段险滩,普通船只不好通过。
为此把浦江的水路生生断开。
偏生险滩边陆路也不好修铺,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不便。
在他来之前,浦城府衙就往朝廷递了折子,想把浦江改个河道,避开一段险滩。
朝堂上大家争论不休,有认为劳民伤财不值当的,
有认为可以一劳永逸值得去做的。
为此皇上便搁置了起来。
等赵西屏要前往浦城任职,狡猾的知府又递了折子。
工部便力排众议接了这活。
改河道可不是修条路那么简单,
杜守恒虽不精通水利,但胜在见多识广,才高胆大。
众议时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
赵侍郎为了儿子的仕途,当然也要派出工部最得力的干将。
好助儿子做出一番成绩来。
就这么,杜守恒便被派遣到浦城修河道了。
鲁国公夫人气的饭都吃不下去,嚷嚷着要去赵侍郎家问个清楚,
凭什么要她未成亲的儿子,去给他有妻有子的儿子铺路?!
杜守恒却收不回嘴角的笑意,
劝老母亲在家好好哄他的侄儿,等他建功立业就回来,说不定还能给她带回来一房儿媳妇呢。
在杜守恒这里,不管去哪里,只要不在京城,不在国公爷眼皮底下就好。
老头儿实在太古板,太顽固,关键太严厉了些。
不想错过《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