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番外:城隍的一天(1/2)
灌婴最近很清闲,身为邕州城隍,绝大多数时间,祂只要管好邕州本地事务即可。
例如,有魑魅魍魉想要闯入城,祂就用愿力给它们几个耳巴子,要是有头铁的就让它挫骨扬灰。
再或者,有百姓前来祈福,只要心够诚,祂都不会吝啬赐福,虽说绿林土匪祂管不了,但驱赶一下山精野怪并不困难。
比较麻烦的是呼风唤雨,尽管城隍能改变属地的天象,但这种工作动辄影响几十万人因果,所耗费的愿力绝对是天文数字。
因此面对这种请求,很多城隍或是有心无力,或是不舍愿力,最多降下点小雨意思意思;在这方面最出名的是咸阳城隍,他拼得险些身死道消降下一场大雨,最终感动唐太宗,赢得了“辅德王”的名号。
而灌婴在罗浮山降下的大雨,虽有淫祠本身愿力相助,再加之旱魃限制岭南道降雨已久,使其厚积薄发的缘故,但对祂的消耗依旧惊人。
好在归一教事毕,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有他的戏份,剩下的事情交给别人善后就好。
说起这事,还得感谢这一任的邕州城主,要不是他要求富户入城必须参拜城隍以示诚意,灌婴也不能在灾年聚集如此多的愿力。
但说实话,灌婴不喜欢他,那家伙实在太胖了,即便是在骄傲的城隍中灌婴也是有名的傲气,因此祂一想到自己和那胖子居然分掌邕州玄道和俗道的政务,共同作为邕州门面,祂就感到反胃。
除了这些事务之外,城隍偶尔也要“出差”,这类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降下二重身,在属地外施展权能,像罗水县的镇邪,罗浮山的避火;虽然损耗愿力颇多,但并不影响属地的工作。
还有一种,是干脆真身脱离,暂代他处城隍,这种工作极少,只有在他处没有城隍或是城隍愿力不足的同时,发生像爆发瘟疫或是阴兵过境之类必定导致妖邪横行的大事才会出现。
一旦真身迁移,属地相当于对各方妖邪空门大开;因此,城隍想要真身迁移,必须得到天子准许,否则不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还会被视为叛国。
而城隍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很无聊的,祂们拥有朝廷的正神册封,其愿力吸收效率是淫祠远不能比拟的。
但作为代价,祂们必须受朝廷节制,而且要像地缚灵一样被绑在属地内。
再加上寻常百姓看不见城隍,所以一般没有工作的时候祂们也没人聊天,只能看百姓生活打发时间。
灌婴还记得自己最无聊的一次,看一个幼童摆弄了半个时辰的蚂蚁。
尽管百姓的日常无非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年来变化不大,但灌婴依然热爱着他们。
准确来说,不只是灌婴,而是近乎所有城隍,都有着对百姓的特别偏爱。
很多人觉得城隍是活人死后被供奉所化,但其实不然。
他们以为先有城隍,后有城隍庙,但事实刚好相反。
历史上的灌婴早就不在了,祂是由百姓对灌婴的怀念、祭祀中诞生并得道的灵物,祂是百姓期望中的灌婴,并不是真正的灌婴。
从某种程度上说,城隍是百姓共同的孩子,城隍不能脱离百姓而活,百姓也需要城隍给他们的生活以盼望。
这些城隍都知道,得道的修士,还有聚天下愿力业力的皇室都知道,只是所有人都闭口不谈。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皇帝费尽心思寻觅长生之法,为自己建造得天地气运的陵寝,而不是修个最大最漂亮的城隍庙把自己供里面的原因。
人死后,三魂归天,七魄入地,空留一具躯壳,个别运气好的,或是生前有道行或有怨气的化为鬼,但鬼也不能一直存在,鬼也是会死的。
所谓: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夷死为微,每一次死亡,人对世间因果的影响就越小,存在感也变得越弱。
道家所谓三清,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记叙的其实就是这个过程;从每个人都能看到,到只有个别人能看到,再到任何人都无法看见,无法听见,无法触及,最终再次聚合由三清化为万物,千万年来,世间万物都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过程。
有些人以为城隍与所谓幽冥鬼界有关系,就是亲人死去都来找祂走后门以求投个好胎,这让祂很无奈,在祂看来,这和有些人求祂保佑肚子里是男孩一样令城隍无语。
城隍自尧舜禹时期就已有雏形,而所谓轮回兴起不过千余年,在灌婴看来,那不过是天竺秃驴说来骗骗百姓,好让他们安心被奴役才编出的谎言罢了;人之生死变迁,上有天道掌控,下有业力因果,哪是护城神一句话就能改变的呢。
当然,那些都是闲话,今天的灌婴也在勤勉地工作。
东门有鬼气,灌婴神念一动,见到一个孩童模样,遍体深蓝,四肢短小独头大如斗的小鬼跟在一个中年人身后。
那小鬼朝着中年人脖颈吹口凉气,吓得中年人一激灵,中年人回过头来却发现什么都没有,而那小鬼就咯吱咯吱地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人间何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