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章 熔铸金钟得数银(1/1)
我们知道,奕欣和咸丰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咸丰帝从小就跟着奕欣的母亲,对他可谓甚是关爱。咸丰帝和皇兄奕欣从小玩到大,可谓感情很深。
但是,清王朝的皇位争夺,往往将皇兄间的深厚感情一步步殆尽,甚至变得反目成仇。
按说,咸丰帝继位之后,皇位之争已成定势,可是咸丰帝的心中一直对自己的皇兄奕欣有所防备。
防备的原因,其实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确实没有政治头脑,相比皇兄奕欣,自己还相差甚远。自己之所以在皇位之争中取得胜利,关键还是在他的师父杜受田的鼎力相助。再一个就是,道光帝在选立皇储的时候,一直在纠结之中,最后选择咸丰称帝,也不是十分放心。加之对皇兄奕欣的甚是疼爱,最后加封奕欣为亲王。
封奕欣为亲王,这是先帝之愿,可不是咸丰帝心之所愿。加封之事,咸丰帝也是百般说辞,一再推脱。
可就是这么不乐意,咸丰帝还要任用奕欣,原因便是朝中无人,只能任用奕欣。
据史料记载,大清王朝经历两年多的战事,政府从各地调集军队纷纷南下,途中及时招兵买马,颁赏有功将士,可谓耗资巨大,财政赤字甚是严重。
就在咸丰帝极度发愁的时候,兵部尚书桂良向咸丰帝奏报,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内务府广储司银库还存放着三口大金钟,或许可以把它熔铸成银两,以解燃眉之急。
“好,的确是个好消息。速速派人督办此事”咸丰帝一听到可以变成银两,甚是欢喜。
可任命谁去督办此事呢?本来现在财政亏空,好不容易熔铸的银两再被督办之人贪污藏匿,可谓得不偿失。
思忖再三,咸丰帝想到了皇兄奕欣。
奕欣虽然是自己的心腹之患,但是咸丰帝凡是遇到无人可用的危机时刻,总会想到自己的皇兄奕欣。不是说自己的皇兄能为自己忠心办事,而是每次安排奕欣办事,他都能尽心尽责,事情办得十分漂亮,让自己十分放心。
事情没过几天,咸丰帝决定将金钟熔铸成银两,并交由恭亲王奕欣办理,而且还安排翁心存协助奕欣办理此事。
为何让翁心存协助奕欣,那翁心存又是何许人也?
他是清道光二年(1822)进士,晚清著名政治家翁同龢之父。更为关键的是,翁心存是奕欣的第一位师父,奕欣六岁时就授业于翁心存。只不过第二年,翁心存因母亲体弱多病,便回家照料,回来后又教授八阿哥。如今,翁心存现任工部尚书,熔铸金钟是自己的分内之事。所以,选择翁心存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奕欣和翁心存接到谕令后,立刻启程赴广储司内库检验金钟,查清后,立刻奏请了咸丰帝将金钟椎凿熔化,铸成金条。
得到咸丰帝批准后,艰难而又繁重的熔铸工作便立即开始。
据史料记载,在金钟熔铸过程中,奕欣和翁心存日夜坚守在熔铸现场。特别是遇到问题,立刻召集人员议定解决方案。正是因为奕欣极为负责的态度,未出现任何差错,也防止了工匠掺和偷漏等弊窦。
熔铸工作将近持续了五个多月,从春末一直到了寒冬,督办此事的奕欣共如数上交金条六次。史书记载,未镌字五两、十两、十五两重金条三块,镌刻咸丰三年制成的五两重金条一千块,十两重金条五百块,二两重金条四千块,三两重金条三千块,计重二万七千余两。
这次熔铸工程,奕欣和翁心存可谓功不可没,咸丰帝这次用人得当,暂时缓解了大清王朝财政赤字的窘状。
不想错过《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