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58 章 抽签选官藏猫腻(1/1)
咸丰帝的大阿哥载淳继位以后,可谓日理万机。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祭告天地宗庙、谒见太后、谒见生母懿贵太妃,在大臣们的排练下,走完了形式复杂的这仪式、那礼节,着实为难了这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
皇帝就是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着权力、权威、权势,但这些在这位小皇帝身上像是丢失的一干二净。这个六岁幼童,也堪当不起如此的重任。
六岁的孩童,天真烂漫、黄口小儿、乳臭未干,关注的都是玩乐,哪能期待少年老成,乖乖地处理事务。
按照东太后的话说,同治帝能够参加如此多的仪式,而且十分顺利,真可谓极不容易。东太后对其也是连连称赞。虽然都是彩排套用,摆摆样子,但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怪不得同治帝很喜欢东太后,对他都是赞赏喜爱、鼓励赞扬。
毕竟孩子终究是孩子,这些繁杂的仪式一结束,就又吵着让张文亮领着他和大公主,到宫内草地上玩蟋蟀去了。
我们刚才都称之为同治帝,也就意味着掌管朝政。但起初继位的时候,六岁孩子啥也不知道,只能依靠咸丰帝指定的顾命大臣辅佐处理,其实,就是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令这八位大臣无奈的是,和他们一样有着权力欲望的还有一位更加厉害的——她就是西太后。
我们知道,东太后是个不与世争的人,同样也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所以,东太后对西太后和八位顾命大臣的争夺毫无关心。
为了不让这八位顾命大臣独揽大权,西太后就撺掇东太后,联合向肃顺等人提出,要在他们待拟的谕令上盖上铃印。
只有盖上他们的铃印,这道谕令才能正式颁布,否则没有实际效果。
这一方面,遏制住了肃顺等顾命大臣专横跋扈的劣根。因为肃顺经常越过皇上,直接做出决定。呈阅给皇上的都是不痛不痒的小事,长此以往,皇权逐渐被削弱,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政权得以很好处理,因为多一个人就多了一道防线,原来仅仅凭着顾命大臣独断专权,怎能处理好政务,势必掺杂着个人感情因素。
我们就拿抽签定官来打个比方。
在古代想当官,除了考试、送钱之外,还有一种奇怪的方法:抽签。
这一天,正好赶上同治帝抽签选官的时候。同治爷只是按照肃顺告诉的,只管抽签,然后扔签便可。
对于同治帝来讲,只是图个乐子。肃顺呢,也是像模像样的走个过场。
其实,候选人由肃顺等人拟定的,而且有些要缺、肥缺并不制签,而是由他们暗中简放。
同治帝抽的都是小官,偏职,毫无吸引可言。真正让人垂涎的位置,都让肃顺等人留下来了。
举个例子,像户部左侍郎和太仆寺正卿这两个要缺,肯定会被他们留下来,根本不让皇帝知道,而是自作主张,分别简放给八大臣中的匡源和焦佑瀛两人。
其实,纸是包不住火的,肃顺这样做势必会暴露的,军机处就很明白。
不知道什么时候,肃顺等人的恶劣行径就被人散布,很多人密奏太后这件事,肃顺的护政生涯或许快接近尾声了。
不想错过《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