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5章 垂危一线母夺权(二)(1/1)
皇宫里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月,同治帝虽然有些好转,但身体仍然处于命垂一线的状况。
然而,这个时候,慈禧太后作为同治帝的生母,考虑的不是儿子的身体,而是趁机夺权,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这样,一场政治阴谋在宫中悄然展开。
一天,同治帝感觉身体有些好转,就让宫里太监传军机大臣,自己的老师李鸿藻,交待批答奏折的事情。
李鸿藻接旨后,赶到养心殿,看着皇帝痛苦的样子,既心疼又感慨,没想到自己当年想把皇上培养成人的愿望竟有如此结局。
“微臣拜见皇上……”李鸿藻行礼后,同治帝从被子里把手颤颤巍巍地伸出来,示意太监们出去。
“帝师,朕身患疾病已有多日,无力批答奏折。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办理……”同治帝还是十分信任李鸿藻,一方面,他从小跟着李鸿藻学习;另一方面,李鸿藻作为军机大臣,处理事务十分细致,工作也很认真。
李鸿藻是个明白人,干活是干活,从来不越权、不违规。批答奏折的时候,过多的话不写,只是写上“知道了”“交该部议”等字样,实际上处理朝政上的事情还是由恭亲王奕?负责,李鸿藻这一点心里很清楚。
没过几天,惇王奕誴就召集王公大臣,商量批阅奏折的事情。最后商量的结论是,汉文批件让李鸿藻来批阅,这些少之又少,也没有什么大事要事。满文批件,则全部由恭亲王奕?负责批答。
这一下子,慈禧太后开始坐不住了,权欲控的她一时间觉得感到了极大的危机。于是,一场一场自导自演的夺权反间计便上演了。
十一月初五这一天,慈禧太后安排安德海宣召军机大臣、御前大臣以及帝师们到养心殿看望同治皇帝。
这是为何?难道同治皇帝有重要事情公布?不,并不是。而是慈禧太后自导自演的这场戏的开场白。
“是谁来伏见?”同治帝拖着微弱的声音,缓慢地将手从被子中伸出来,眼睛留出一条细缝,艰难地捕捉着眼前的身影。
大臣和帝师们叩见皇帝后,稍说了几句宽慰之语,便离开了。
难道就是过来看看皇上这么简单吗?
大臣和帝师们出了养心殿,立刻宣召他们进了西暖阁。慈禧太后坐在朝南的御座上,一副正经样子,说道:“皇上身体欠佳,恢复估计得有些日子,朝政大事不能有所耽误。今天召见诸位大臣,商议个合适的办法。”
慈禧太后讲完之后,斜眼瞄了瞄诸位大臣的表情。除了恭亲王奕?仰着头一副不屑的样子,其他人都略收下巴,显出顺从的姿态。
看着诸位大臣都不言语,于是,慈禧太后便开始拿同治帝说事。“皇上此次病重,大家都知道,是同治帝纵欲过度导致的,你们这些大臣怎么都没有出来说说的?”
生性爽快的醇亲王奕誴觉得很是委屈,毫无忌讳地反驳道:“太后,皇上今天到了如此地步,你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皇上和皇后夫妻关系那么好,你却在中间插一杠子,这才让皇上另寻他欢……”
奕誴的这句话,让慈禧太后甚是吃惊,其他大臣和帝师虽然还是没有说话,可能看出这个笑话是看定了。
慈禧太后一看这阵势,就开始耍出特有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招牌动作,大声呵斥醇亲王,殿外候着的太监、宫女一听吓得直接跪下了。
醇亲王是个性情中人,他知道,慈禧太后这一闹,肯定得有个自己满意的结果,最后还是让着她了,随她去吧。这次就以慈禧太后的无赖之举赢得了主动。
恭亲王奕?准备拟写折子,奏请由慈禧太后批答奏折的时候。慈禧太后想,“皇上已经不再是个孩子,要是个孩子,我代批奏折,理所应当。可皇上已经是大人了,没有皇上的谕令,我训政之举也没有效力。”
于是,慈禧太后又准备下她的第二步棋子——皇帝臣工反求己。
不想错过《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