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 > 第99章 初入书房得良师(三)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9章 初入书房得良师(三)(1/1)

目录
好书推荐:

翁同龢讲的课,算是抓住了小皇帝载湉的心,无意间也将二人的感情由普通的师徒关系,转变成了忘年之交。

要说翁同龢这个人做事认真,他对小皇帝载湉的学业极其负责,应该说翁同龢对光绪帝的成长成才影响至深,作用很大。

光绪帝进入毓庆宫以学习汉文的儒家经典为主,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诗经》《书经》《春秋》《孝经》等等20多门课程,这些可能宣扬的都是儒家纲常名教,皇子皇孙必须掌握的。

因为翁同龢这个帝师不同于其他师父,既有讲授技巧,也有政治眼光,对光绪帝的成长成才看得很远、想得很多,一心想把光绪帝培养成一位有见识、有头脑、有能力、有作为的君主。

一天,翁同龢从毓庆宫回到家中,拿出沾满灰尘的烟斗,拾起来多年未动的习惯,深深吸了一口烟,他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家事,而是如何让光绪帝尽快成才,成为全才。

那天晚上,翁同龢洋洋洒洒写了千字奏折,谏疏太后拓宽小皇帝的知识面,学习原先帝王未涉及的知识。

慈禧太后看到谏疏后,十分惊喜,感慨自己为小皇帝挑选了这样一位认真负责的好师父,于是便答应了翁同龢的谏言。

翁同龢在规定的时间内,注重结合急剧变化的国情和民情,拿着各种各样的奏折,通俗易懂地讲给小皇帝听。这里面既有故事,又有启发,小皇帝听得甚是带劲,时不时还提出疑问。

为了让光绪帝能够接触到先进的外国文化和早期的启蒙思想,翁同龢还自学许多课程,为光绪帝增设了《东莱博议》、《治平宝鉴》、《三帝实录》、《史记》、《资治通鉴》、《贞观政要》、《明史》、《开国方略》、《读史论略》、《圣武记》、《九朝东华录》、《启心金鉴》等课程。

翁同龢不仅让光绪帝透彻了解中国古代典籍,更让他知晓更多外国知识,增长见识,这也为光绪帝实行维新变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这样看来,翁同龢的举动可谓是明智之举。咸丰帝时期,外军侵略中国,咸丰帝长期深居宫中,压根不了解外国的事情,才导致那时的清王朝沦为外国侵略者的眼中钉、嘴下肉。虽然光绪帝后期,也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但他掌握的西方文化和先进思想对其治理朝政还是起到了很深远的作用。

光绪帝除了日常处理朝政外,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尚书房。自己没事就会去尚书房逛一圈,尤其遇到棘手难题或者政务梗阻的时候,他都会找到自己的师傅翁同龢,一起商量解决对策。可是,这也招来了是非……

慈禧太后得知光绪帝没事就跑到翁同龢那里商量朝中大事,便引起来怀疑,说得直白点,就是吃醋了,生怕自己的锤炼听政受到影响,再回来第二个同治帝。

其实,慈禧太后这样敏感的人,对于这件事过于谨慎,不过也不无道理。光绪后期,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应对外侵上就出现了分歧。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十三,慈禧太后下令裁了毓庆宫的书房,从此光绪皇帝的读书权力便被无情的慈禧太后剥削掉了,彻彻底底成了她执掌政权的垫脚石、挡箭牌、活靶子。

不想错过《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