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 > 第109章 志士有为谏变法(一)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9章 志士有为谏变法(一)(1/1)

目录
好书推荐:

京都的早市还是那么热闹,裕泰茶馆早已坐满了顾客。

城南柜子胡同的王二比以往出摊出的晚,太阳都快出来了,背着家伙还在胡同口和李老怪闲扯片。

“现在这世道啊,真是要亡国了。李鸿章这个卖国贼,一下子就让大清朝赔了个底朝天,败家子啊……”提起刚签订的《马关条约》,爱研究国事、发个牢骚的王二又开始骂街了。

“小点声,小点声,让衙门口的人听了,这可要掉脑袋啊!不谈国事,不谈国事……”别看李老怪平时疯疯癫癫的,关键时候还挺有见解。

前门大街上一位少年,他叫孙文。大声呼喊道:国家危亡之际,卖国贼屈辱卖国,外国侵略者肆意妄为,大清王朝面临灭亡。

街头巷尾人人喊打卖国贼,整个京城处在愤怒与无奈之中。

就在国家危难之际,一位爱国救亡人士挺立而出,他就是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维新变法的精神领袖康有为。

1876年,康有为乡试落榜后,就到了礼山草堂,在老师朱次琦门下学习知识。康有为也跟过几个老师,但是直到师从朱次琦之后,康有为才觉得真正找到了人生导师,用他的话说就是“乃洗心绝欲,一意归依”。

在老师朱次琦那里,康有为对几千年中国学术文化史的来龙去脉有了初步的了解,还试图以自己的眼光审视世界发展,看到中国现状。

年龄的差距必然带来观念上的不同,康有为和自己的老师相差半个世纪。在跟着老师学习儒家经典文化的同时,也曾有机会接触过《瀛寰志略》和《地球图》等书,对当时西方文化已略有所知。

垂暮之年的朱次琦长期隐居,和外面的世界几乎处在两个世界,他深厚的传统学养渐渐满足不了这个年轻而志大才高的弟子。

康有为二十二岁的时候,离开了老师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很多和现实接轨的书籍,比如说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

就在这一年,康有为还去了香港,阅读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从此开启了他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探索。

光绪八年,康有为前往北京参加会试。考完试后,他回来的时候路过上海,并且收集了不少关于西方文化的书籍和观点。通过深入的思考学习,康有为有意识地觉得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比东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优越性。

腐朽的封建制度,腐败的大清王朝,帝国主义无端的肆意侵略,让这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心中燃起了救国救民的激情之火。

西方的强盛,东方的衰败,让康有为立志学习西方文化,以此挽救处于危难之中的大清王朝,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臣子臣民。就是在这个时候,从西方传达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让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不想错过《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