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章 火药(1/2)
除了铳质量差之外,火药只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的。火药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东西从发明出来之后首先就被用来打仗了的,绝不是你以为的什么中国人用火药造烟花爆竹,外国人用来造枪炮敲开中国国门。
唐朝末年就已经把火药用于军事了,最早记载的是:唐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而飞火是采用火药制成的。而鞭炮是宋朝才出现的。
到了后来就一直在改进火药配方,一直到了宋代黑火药的配方就接近后来的最佳配方了。我们都知道一硫二炭三硝,这个就接近最佳比例,但是实际运用时还是有不同。清军用的火药配方还是按照明代的火药配方是硝80%,硫10%,炭10%,这个配方硝的含量高,威力会大,但是问题是硝很容易吸潮,放不了多久爆炸率就变低失效了。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不是好的方案。
降低硝的含量改进配方硝75%、硫10%、炭15%才是比较适合南方的情况,这也是英军的火药标准配方。为什么记得,这当然是男孩子平时看过的无用的知识。
那就先将就用现在的鸟铳,自从上次回收之前的鸟铳之后。江河已经让铁匠坊制作新的鸟铳了,自家制作的自家用的,质量上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新的铳管,都是用的钢坯钻膛,钻出来的铳管。
拿了鸟铳之后江河就在试验了,他需要搞定的就是定装火药和弹丸。之前都是士兵用个钳子自己夹铅丸,差不多就行,也有的是先夹好然后装袋子里随身带着备用,铅是比较软的,碰撞受力容易变形。变形了问题不大,也一样的能塞进去枪膛里用。但是变形了之后就保证不了气密性。本来鸟铳的准头就差,你变形了铅丸更是乱飞,这个可不行。
铅丸这个比较好搞定,只要直接做出来模具,根据枪口的直径确定好铅丸的直径确定标准,模具统一生产就没问题。
置于火药问题,要确定多少装药量比较好,这个就只能做实验了。
“点火”江河在河边的矿渣堆后大喊,远处的江键点燃了手里的引线,感觉躲到了边上用麻袋装好的矿渣做成的掩体后面。
然后就听到被矿渣麻袋压住的火铳嘭的一声铳响,然后一阵白烟弥漫。江河跑过去:“炸了没?炸了没?”
“少爷,没有。这次用了3钱半火药,还是没炸。”江键凑近看着这只被压着枪柄的鸟铳,枪管完好无损。
江河在手里的本子上表格里记下了3.5钱火药。本子上的一行一行的记下了实验火药从2钱开始递增,每次半钱。
“准备下一次,用4钱火药。”江河吩咐。江键已经去称火药去了,这批火药是按照江河的配方做的,以后作为出产火药的标准。
经过了几轮实验,报废了3支鸟铳。火药大概在6钱的时候会炸膛,直接把铳管炸开。手工打造的铳管质量会有差异。所以安全的火药用量是在5钱以内。
那要确定用多少火药,要看威力情况了。这个就比较好办了,找来了庄子里的猎户来试射。
装药从2钱开始,慢慢递增到5钱。但是在4钱的时候,猎户就差点脱手了,后坐力太大,铅丸都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最后得出大概装药在3.2钱时候比较合适,这个装药量的时候射程在150米左右,大概能打到人形那么大的靶子。
差距有点大,此时的英军的火枪的射程应该在200到300米之间了。而且使用火帽或者燧石都比火绳枪强,火绳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士兵作战的时候得点燃火神固定在一个类似于鸟嘴的装置上把绳子的火头漏出来,而且保证火神不熄灭还得是不是吹一吹。击发的时候扣了扳机,那个鸟嘴的装置就往下啄,把火神的点了火的头怼到了的引药池子里点燃火药。过于麻烦了,而且这个年代点火还是用火镰什么的,也是个麻烦事情。要不顺便发明个打火机?
目前铁匠坊造鸟铳还是有经验的,至于说改燧石击发还需要研究,结构不好把握。先用着吧。
确定好火药的量之后就好办了,用油纸做成的纸筒子把火药和模具做好的铅丸分成两头包起来。用的时候,撕开纸筒把火药导进去铳管,然后把倒光了火药的纸筒和里面的铅丸一起塞进去铳管然后用通条捅到底。
这个好处就是火药是定量,用油纸包括也比较好防护。以前的方法是火药装在一个牛角的壶里面,用的时候嘴对嘴的往铳管里倒。倒多倒少就看你手抖不抖了,要是倒多了会炸膛,炸膛可能不会要你的命,但是可能眼睛没了。绿营的军法里就有,放枪时不许闭眼,脑袋也不许侧过去否则斩首。所以绿营兵宁愿用大刀长矛去平叛,反正起义的大多数农民也没什么好武器。
产量还是不够,目前整个铁匠坊里也就造出来50多条鸟铳。江河决定选一队人作为鸟铳队,作为远程打击,其余的还是用长矛。毕竟是团练,目前最大的任务也就是剿匪。这个时代一般远程打击是弓箭,但是弓箭训练起来太难了,而且他也没有那么多弓,弓造起来可比铳麻烦多了。
铁匠坊的产能不够,原因不是人手不够。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国流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