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章 巡抚上任(1/3)
1899年秋,北京的清晨与往年同期一样微凉,城郊的天儿和已年近65岁的慈禧太后相似,不见了曾经“火气”。在每年适宜出行的那几个月里,这位老人都要到自己最爱的颐和园住上几天,带着身边用惯了的使唤宫女和寸步不离的李总管,有时泛舟水面,有时登山赏雪,她时常设想能永远离开紫禁城那片充满是非的地方,一头扎进位于京西北的那座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然而,前些年皇上的一举一动曾令她坐立难安,这位来自于亲妹妹的帝国继承人,虽然从记事起就跟着自己读书写字,学习帝王将相的生存之道,可终究不是亲生骨肉,心里总像隔着什么东西,在那些个道貌岸然的朝廷官员们看来,她与皇上之间的任何不一致,都可能是值得把握住的政治空隙。
在慈禧太后的记忆里,从她入宫那天起,这个国家就没有摆脱过战争,自己的丈夫更是每日起早贪黑的和那几位看似精明强干实则无能为力的朝廷大臣商议,到底怎样才能维持住风雨飘摇的政权。她太了解权力的能量了,哪怕就是瘦弱的咸丰皇帝,这位自己的男人和主人,一旦被体系赋予了无尽的权力,也可以变成左右几亿人命运走向的掌舵者。
所以从儿子同治皇帝掌权的那天起,她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猛兽一样,始终关注着与权力有关的所有事情。在失去了亲生子后的日子中,慈禧太后看到了那位连下雨打雷都害怕的光绪皇帝在龙椅上坐立不安的样子,她敏捷地抓住了最好的夺权机会。光绪皇帝是慈禧妹妹的孩子,因为从小就跟在慈禧身边长大,再加上慈禧的特殊地位与皇帝的血缘关系,光绪帝口口声声地呼喊着她为“亲爸爸”。对于这个年幼怕事的小皇帝来说,繁琐的政务和他根本无关,只要每天都有奴才们跟在屁股后面递吃递喝,这样的日子他希望能永远过下去。
权力不被束缚,能量就是无穷无尽的。光绪皇帝从登基那天起,仅是身体还在这个世上,精神世界早已被严厉的亲爸爸“关”到了笼子里。这一关就是几十年,他始终像一只听话的小猫,只有在戊戌那年才得到了出笼撒欢儿的机会,慈禧也就是在那一年,意识到这只小猫如果不继续严加管教,肯定会把她咬伤,甚至咬死。
即将入秋的清晨已渐凉,慈禧太后在北京万寿寺的西洋门前伫立了很久,她太喜欢中西建筑风格结合后的景致了,可洋人给这个朝廷带来的伤害又让她无法释怀,到底怎样才能让这群贪婪的敌人离开自己的权力范围,是她最头疼的事。
“老佛爷,山东巡抚毓贤的船到了,他现在就跟大门口儿候着呢。”总管李莲英和他口中的“老佛爷”说话时,从来都是眼瞧地,哈着腰,轻声漫语。
“叫他进来吧,在这儿不用城里那套规矩,搬把椅子来我就和他跟这儿说话。”
一阵小碎步后,太监丫鬟便布置好了一把素圈红木座椅和茶几、方凳,巡抚毓贤也走上前来跪地请安。
“太后,奴才山东巡抚毓贤奉命前来。”
“起来坐吧,小李子,看茶,毓贤,到这里说话咱们就免了那些个规矩,昨儿个夜里我想了很久,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能让山东那些个土匪民团都听话?”慈禧太后端坐在红木圈椅上,示意让旁人退下。
“奴才以为,民为匪徒,实在是时下无奈之举,今年山东西部地区大旱严重,若想让民众不再为非作歹,诏安入团可谓是良策,大清国自甲午战争后,巨额赔款导致的入不敷出在军费上尤为凸显,奴才自入山东以来这些年发现,鲁西地区的民众好斗好武,就算是在平常年月里,也都是于农闲期间摆擂台比武赛拳,每逢庙会更是设拳坛,因此这一地区民众习武的风气如被用来抵御侵吞山东的洋人势力,既能节省军费开支,又解决了民众无事生非的乱象,是一举两得。”
“那拳民们就会乖乖听话?不会借此机会勒索朝廷?”慈禧疑惑地看着这位山东巡抚。
“这次诏安拳民,不同于以往征兵,广大民众流传着一种说法,山东的旱情,与洋人洋教的到来有关,而且洋商洋货的影响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以往家家户户都种棉花制作棉线和布匹,如今这些人都没了生计。最重要的是近些年洋人在山东修建教堂,铁路,电线杆等,这些事情都让民众不满,牵扯到占地问题,有些民众还因为洋人要修路,被平了祖坟,拆了屋舍,这些都是朝廷可以利用的机会,发动民团反抗洋人!奴才还给他们起了个听上去名正言顺的名字,叫义和团!”毓贤说着接过了李莲英递上来的盖碗茶,放到嘴边抿了一下。
“义和团?让你这么一说,倒是个顺理成章的法子,那义和团里现在都是些什么人呢?”
“都是些慕名而来的拳民,还有之前在鲁西地区帮着富家大户看见护院的团会,有个叫大刀会的最有名,也跟着参加了义和团,拳民就更多了,梅花拳,神拳什么的,有些人还会硬气功,现在他们叫什么刀枪不入的金钟罩!”毓贤说着有些兴奋,嘴里的茶叶都险些掉了出来,他急忙抿嘴咽了下去。“特别是近些年被裁撤掉的那些军队,甚至都变成了地方治安的隐患,打家劫舍,凭着在从军时候学到的本事无恶不作,地方官府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信仰的坟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